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英右翼領袖法拉吉演講被惡搞 「普亭照」亂入示愛

法國會首輪選舉 投票率創40多年來最高

理財Q&A/同居不結婚 簽「同居協議」更安心、注意4大要點

伴侶選擇同居但不結婚,相關的法律權益也必須安排妥當。圖為示意圖。(取材自unsplash.com/@heftiba)
伴侶選擇同居但不結婚,相關的法律權益也必須安排妥當。圖為示意圖。(取材自unsplash.com/@heftiba)

問:我和女友打算住在一起,暫時沒有結婚的計畫,聽說可簽「同居協議」(cohabitation agreement);請問,有必要簽協議嗎?有哪些優缺點?

答:此時深入探討同居協議必定有利無害。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彙整三位專家意見,就「同居協議」列出四大要點。

1.了解「同居協議」

同居協議適用於計畫同居但不結婚的伴侶。

芝加哥律師事務所Dussias Wittenberg Koenigsberger家庭律師莫雷斯基(Michele A. Moreschi)說,擬訂同居協議有助於確定雙方生活安排、分手或發生其他重大生活事件時的權利和責任,具體來說,通常可解決財產所有權、財務責任、分手時資產分割等問題,也有助於釐清與雙方有關的任何其他重要事項。

總而言之,同居協議是建立期望並在關係結束或出現其他不可預見情況時保護雙方的一種方式。

此外,莫雷斯奇說,同居協議有助於預防糾紛、讓彼此關係更明確並保有安全性,與步入結婚殿堂簽署婚前協議(pre-nuptial agreement)或婚後協議(post-nuptial agreement)類似,不過,同居協議在法律上的可執行性往往隨司法管轄區而不同,最好諮詢法律專業人士。

2.何時及為何應該簽署同居協議?

愈來愈多人選擇同居而不婚。莫雷斯基提醒,如果所處司法管轄區不承認普通法婚姻(common law marriages,一種在沒有婚姻許可證或參加婚禮的前提下產生法律效力的婚姻),或沒有其他與同居夫婦權利相關的法規,同居者並不會有已婚夫婦所擁有的合法權利、違約救濟措施(remedies)和責任,因此會感到不確定並缺乏安全感。

因此,假如決定同居不結婚、並且共同買房或其他資產,簽定同居協議可藉助合約明確設定彼此的期望。

舉例來說,協議內容可概述兩人同居期間的費用分擔、明確界定分手時的債務責任及所有權和資產分割、約定關係結束後誰將留在共同住所以及分居後哪一方可獲經濟支持。

同居協議為同居者提供明確性和安全感。

3.同居協議應該涵蓋的內容

理財機構Ameriprise Financial財務諮詢策略和行銷資深副總凱克勒(Marcy Keckler)列出同居協議應該涵蓋的要點:

●遺產規畫

無論年齡和財富如何,人人都需要一份遺產計畫,將個人對遺產的願望明確化。

在同居協議中概述遺產規畫有所幫助;此外,還可包括醫療保健指示、臨終關懷、照顧兒童或寵物的想法以及各類財務帳戶、保險單和財產繼承規畫。

●財務帳戶安排

重點是決定兩人是否要成立共同帳戶、或者保有單獨帳戶。

根據Ameriprise Financial調查,14%主要受訪者擁有另一半所不知道的帳戶;如果想要擁有單獨帳戶以支付可自由支配費用或者送伴侶禮物,最好針對財務帳戶和另一半進行溝通和安排,可避免日後產生怨恨情緒。

●對家人的支持

Ameriprise調查顯示,受訪的72%伴侶在經濟上支持成年家庭成員。

凱克勒說,如果為年邁父母、年輕成年子女提供資助,應該與另一半深入討論,找出該怎麼做以配合整體財務狀況;透過溝通有助於針對兩人目前及退休後的優先事項達成共識,避免猜疑和怨恨。

●退休儲蓄和規畫

討論如何儲蓄、以及退休後花費的先後順序。凱克勒說,如果即將或者已經退休,應列出想在哪些關鍵類別上花多少錢。

4.了解同居協議的法律效力

Trust & Will總法律顧問希克斯(Patrick Hicks)表示,正式婚姻的合法權利並不會自動適用於未婚同居者; 同居協議對於確立同居者彼此的權利和責任很重要,但對第三方的影響和約束有限。

希克斯認為,如果結合同居協議與遺產規畫,同居者不僅在彼此之間確定權責,也可為第三方確立權責。

希克斯並強調,除了同居協議,應該附有授權書(power of attorney)和醫療保健指示,這些是很重要的附屬文件。

希克斯說,「授權書」賦予某人代表另一人行事的合法權力,而「醫療保健指示」(health care directive)或稱「生前遺囑」(living will)則指定某人在當事人失去行為能力時代為執行對醫療護理的願望。

如果有兒童,資產規畫更顯重要。希克斯說,如果沒有適當文件,可能缺乏兒童照顧和監護的合法權。

假如孩子是同居雙方其中一人的合法孩子就更需要附有資產規畫,同居協議恐怕不足以讓非孩子父母親的人有合法權利與醫師交談、或者在另一方父母或孩子發生任何情況時做出醫療決定。

希克斯 退休 儲蓄

上一則

金價熱漲 零售買氣冷 周大福近2個月銷售跌二成

下一則

「紅龍蝦」倒店潮 昔日非裔名店沒落…碧昂絲都曾在此「約會」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