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3種「換登」劇本曝光 民主黨0備案恐陷混戰 上次陣前換將已逾70年

舊金山39號碼頭海獅從2千隻銳減剩10隻 原因出爐

易富賢:中國製造業將慢慢步入衰退 難以逆轉

各國目前高度關注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有美國學者認為,中國製造業衰退趨勢已難以逆轉。(新華社)
各國目前高度關注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有美國學者認為,中國製造業衰退趨勢已難以逆轉。(新華社)

美國、歐盟近來紛紛指責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但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高級研究員易富賢卻認為,受美中關係惡化及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中國製造業衰退趨勢已難以逆轉。

易富賢13日在美國之音撰文指出,2022年中國的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31%,製造業出口占全球的20%。但中國的產能過剩能持續多久?易富賢以日本為例指出,中國製造業的崛起模式與日本類似,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比日本更大。

中國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4%,遠低於國際社會的60-70%。他認為,由於官方刻意壓低居民的正常工資水準,以便讓企業更具競爭力,導致中國「產能過剩」,只好大量出口。

中國商品占美國市場份額從1985年的1.1%上升到2000年的8.2%。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商品長更驅直入美國市場,占美國市場份額提升到2017年的21.6%。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易富賢表示,美中貿易比當年的美日貿易更加不平衡,中國意識形態又與美國不同,原本應格外珍惜美中關係,才能留住美國市場這一最大的顧客。但中國決策層在一批學者「忽悠」下,真以為中國經濟將是美國的兩三倍,可以取代美國主導國際新秩序。

這就引發了美國的戰略焦慮,導致美中貿易戰在2018年全面爆發,讓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的份額從2017年的21.6%降至2023年的13.9%、2024年一季度的12.9%。

易富賢稱,美國的市場是不可替代的。2009-2018年中國商品占美國進口的20%,但中國從美國獲取的順差卻占美國總逆差的45%。可以說,沒有美國的市場,就沒有中國製造業的崛起和經濟的騰飛。

易富賢認為,美中貿易戰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暫時還不大,因為一些企業借道第三國出口美國。但長此以往,中國的產業鏈會像當年日本那樣從低端向高端不斷向境外轉移,從而導致本國製造業衰退。

此外,中國農民工的數量已達頂峰,平均年齡從2008年的34歲提高到2023年的43歲。加上中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與日本相當,並且還在攀升,這意味著中國製造業從業人員將快速減少,很多產業將後繼乏人。

易富賢預期,中國製造業的衰落可能不會像日本那麼快,因為中國擁有更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內市場,更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系統,但衰退的趨勢還是難以逆轉。

他指出,如果不能妥善處理美中關係,中國商品占美國市場份額將繼續下降,若低於8%,對中國的經濟、製造業、就業及國際地緣政治都將是災難性的。

易富賢建議,中國應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提高到60-70%的正常水平,一方面可以靠內需消化產能而避免因產業鏈轉移導致製造業過快衰落,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從美國的進口。

此外,中國從資源輸出國進口石油等資源,對這些國家存在逆差,中國應增加對這些國家的出口,減少從這些國家進口非資源產品,從而騰出市場份額給美國相關產品。如此才能讓美中兩國建立戰略互信,共同維護國際秩序。

日本 貿易戰 石油

上一則

台灣又未受邀WHA 中國國台辦稱「以衛謀獨」必遭挫敗

下一則

拍婚紗吵架 贛悍女刀刺男友頸致死 家屬:她家暴5年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