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裴洛西:現在換帥會大亂 拜登應帶球衝過終點線

蘇州女為保護日籍人士被刺不治 家屬聲明婉拒捐款

全球最宜居城市 維也納連3年奪冠 美國前10大掛零

經濟學人資訊社(EIU發布)2024全球最宜居城市,維也納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一名;圖為人們日前在維也納歌劇院前,慶祝一年一度的彩虹遊行。(路透)
經濟學人資訊社(EIU發布)2024全球最宜居城市,維也納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一名;圖為人們日前在維也納歌劇院前,慶祝一年一度的彩虹遊行。(路透)

經濟學人資訊社(EIU)26日發布2024年全球宜居指數(Global Liveability Index),全球173個城市中,排名前10城市依序為維也納、哥本哈根、蘇黎世、墨爾本、加拿大卡加立(Calgary)、日內瓦、雪梨、溫哥華、大阪、奧克蘭。其中,維也納連續第三年蟬聯全球宜居城市第一名,大阪則是唯一進入世界前10名的亞洲城市。

央廣報導,EIU的全球宜居指數有五大評分項目,分別為穩定度(Stability,占比25%)、健康照護(Healthcare,占比20%)、文化和環境(Culture & Environment,占比25%)、教育(Education,占比10%)、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占比20%)。

EIU指出,全球排名前10的城市中,墨爾本、雪梨和溫哥華因為面臨嚴重住房危機,而在「基礎建設」得分下滑;類似的原因也造成多倫多今年滑落前10名榜單外,位居第12。

在五大評分項目之中,與去年相較,公眾抗議活動增加以及武裝衝突,分別導致西歐各大城市和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在「穩定度」的得分大幅下滑。

EIU分析,整體而言,西歐依然是最宜居的地區;除了「教育」,西歐在其他四大評分項目的得分都位居世界第一。宜居程度次佳的北美地區則是在「教育」獲全球最佳成績。

不過,西歐和北美地區的平均得分自去年起即有往下掉趨勢,其他五個地區的平均成績則有程度不等的進步。

其中,整體宜居程度全球排名第三的亞太地區進步有限,排名第四的東歐地區則在「健康照護」和「教育」有大跳躍般進展。

美國上榜城市中排名最高的是夏威夷檀香山,位列第23名;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上升4名,排名第29名。洛杉磯排在第58名,紐約則排在第70名。北美地區的教育平均得分最高。

根據EIU,全球10大「不宜居」城市主要分布在中東和北非,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然而,受俄羅斯的侵略戰爭影響,烏克蘭首都基輔在全球宜居城市排名第165,也就是倒數第9名,是唯一名列全球10大「不宜居」的歐洲城市。俄羅斯則沒有城市進入10大「不宜居」榜單。

另一方面,EIU也公布成績較去年進步最多的前10名城市,香港進步幅度名列第一。根據EIU,香港的排名則由去年的第61位,大幅躍升11位,至躋身第50位;香港的排名上升主要是因為在「穩定度」和「健康照護」的得分增加。

此外,北京的進步幅度也名列世界前10,在全球宜居指數排名第81。

台灣則有三座城市獲納入排名,排名由高至低依序為台北(第66名)、高雄(第72名)、台中(第74名)。

香港 俄羅斯 奧克蘭

上一則

以色列國防部長:可將黎巴嫩打回石器時代 但不想

下一則

玻利維亞3小時軍方政變 總統阿爾斯陷自導自演疑雲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