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紓解交通壓力 紐約機場快線7.1~9.2單程半價4.5元

語言不通、中文標識 華人上房屋法庭碰壁

市級初選投票 華社異常冷清

華埠孔子大廈投票站人流量稀少。(記者張心/攝影)
華埠孔子大廈投票站人流量稀少。(記者張心/攝影)

27日為紐約市初選投票日,包括曼哈頓、布碌崙(布魯克林)和皇后區法拉盛的三大華社選情值得關注,不過各區的投票站,都出現投票人數明顯比往年減少、異常冷清的情況,其中也有未登記黨派、搞不清楚初選與普選差別,以及對排序複選制選票(Ranked Choice Voting)不熟悉的選民,導致不少問題。

在曼哈頓華埠,截止當晚7時,主要投票站包括孔子大廈、孫逸仙中學、麥地臣街(Madison St.)50號等選舉投票站,分別收到264張、255張、以及325張選票;即使有不少選民在下班後到投票站投票,但上面幾個投票站的投票率,仍比去年低不少。

孔子大廈投票站的協調員Henry Chan表示,相比於去年的州長、州議員、國會議員選舉,今年選民對市議員選舉積極性明顯較低;孫逸仙中學投票站協調員Lillian Bennink也發現,選民多是下午才開始前來投票。

他還發現,很多華人選民不知道初選只對黨內選民開放投票,只有登記黨派的選民,才能夠參與初選投票,「有夫婦一起來,結果太太提前登記,先生不知道這個規則,導致空跑一場」。

孫逸仙中學投票站中文翻譯人員林Jacky說,當日有不少華人選民搞不清楚初選和普選的區別,到了投票站才說要投給未參與初選的參選人。

另外位於布碌崙日落公園的永援聖母聖殿(Our Lady of Perpetual Help)投票站,當天參與投票的亞裔選民則多為長者,且衝著第43市議會選區的選舉而來。

該投票站華裔翻譯員羅珊娜說,華裔長者選民遇到最普遍的問題,第一是語言障礙,無論是投票還是做宣誓投票(Affidavit)時,最多只會寫自己的中文名,不懂得回答其他問題,另外還有民眾穿著印有參選人名字的衣服,陪同選民投票,涉嫌拉票。

另外她也指,選站提供的翻譯僅有中文、廣東話,但該選區也有不少講福州話、台山話的選民,批市選舉局在做調查時,未提供選民其他語言的選項,希望未來可以擴大語言選擇。

華裔選民林虹表示,當日協助一名親屬投票時,發現有人在工作人員視線看不見的桌子上,放了某位參選人的宣傳卡片,明顯違反投票站規定,向工作人員舉報。

法拉盛主要的第20小學投票站,截至27日晚則僅216人投票,其他選區內的投票站均十分冷清;過去六年均在該投票站做志工的協調員Ranbir Kumar則說,今年的初選「異常冷清」。

競選顧問及專家此前分析,此次初選冷清的主因在於今年並非大選年,也不包含市長、州長等重要席位選舉,才會導致投票情況不如預期。

接近8大道的永援聖母聖殿27日顯冷清。(記者顏潔恩/攝影)
接近8大道的永援聖母聖殿27日顯冷清。(記者顏潔恩/攝影)
位於法拉盛台灣會館的投票站,在27日下午空無一人。(記者鄭怡嫣/攝影)
位於法拉盛台灣會館的投票站,在27日下午空無一人。(記者鄭怡嫣/攝影)
皇后區的第20小學投票站,截至27日晚僅216人投票。(記者鄭怡嫣/攝影)
皇后區的第20小學投票站,截至27日晚僅216人投票。(記者鄭怡嫣/攝影)

投票 華裔 布碌崙

下一則

美國福壽陵園最後一期壽地$2,888起 每周七天安排免費看地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