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如果陣前真「換拜」 民主黨策士:川普就麻煩大了

紐約皇后區屋主和租霸鬥4年 動用法警趕走 律師揭預防方法

雙胞胎姊妹生日卻差了12天 馬偕醫師1因素決定「間隔生產」

馬偕兒童醫院22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生日相差12天的雙胞胎姐妹「小花貓」(左)與「小牛妹」(右)出席活動。(記者李青縈/攝影)
馬偕兒童醫院22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生日相差12天的雙胞胎姐妹「小花貓」(左)與「小牛妹」(右)出席活動。(記者李青縈/攝影)

馬偕兒童醫院22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本次活動邀請2017年至2021年出生、體質未達2000公克的早產兒,共46組家庭參與。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資深主治醫師、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表示,早產兒回娘家活動是希望2歲後的早產兒再回到醫院檢測,不只詢問家長是否有需要幫助之處,也與其他早產兒家庭交流照顧經驗。

22日參與回娘家活動的姐妹花「小花貓」與「小牛妹」為生日相差12天的雙胞胎,母親鄭小姐表示,懷孕23周時,因腹痛出血而住院安胎,考聊在子宮內久一點有助於成熟及提升存活率,因使採取間隔生產,姊姊因此在23周出生、體重830克,住院120天;妹妹25周出生,住院92天。

兩姐妹在早產兒2歲定期追蹤檢查顯示生長發育的指標趕上標準值,張瑞幸表示,23周出生的姐姐仍比25周出生的妹妹外觀上可看出稍微嬌小了一些,並且有斜視問題,曾接受手術,現在戴著眼鏡,而小牛妹視力追蹤結果雖有散光問題,但未到需矯正的程度,可見懷孕周數對早產兒長期狀況有著明顯的影響。

出生周數在22至25周都是存活邊緣的早產兒,有極高的生命危險及併發症發生率。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弘洋表示,馬偕醫院接生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存活率高達99%,領先全國各醫院,遠高於近9成的國內外成績。

張瑞幸說,多數早產兒急性期的治療會集中在住院期間,但長期生長發育及神經感覺的發展有否異常等,仍需要照顧者及醫療團隊持續投注更多的關心和心力。除了神經心智發展最需密切追蹤外,早產兒的肺功能也較差,發生呼吸道感染及氣喘的比率也較高,其他如心臟、腸胃、腎臟、視力等皆需要長期追蹤觀察。

為姐妹倆進行間隔生產的馬偕紀念醫院高危險妊娠學科資深主治醫師陳宜雍提醒,由於高危險孕產婦及極低體重新生兒照護的歷程非常複雜且充滿變數,產婦若有流產史或高危險妊娠,如,高齡、疾病史、妊娠糖尿等,須及早與主治醫師溝通醫療計畫並了解每個孕程可能的風險,建議即時轉診至周產期及高危險新生兒照護設備及人力均齊備之醫療院所,以期增進高危險孕產婦及胎兒的安全與健康。

檢測 併發症

上一則

種植植物、從事懷舊活動 專家授非藥物失智症治療良方

下一則

牙痛顯微根管治療 保留更多齒質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