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鮑爾暗示擔心赤字 籲政府處理財政失衡「宜早不宜遲」

總統大選第二季募款比一比 川普3.31億勝過拜登2.64億

悅讀/凌崇勵、戴鴻超 留美傳記吸睛

凌崇勵的傳記「That's Above My Pay Grade(我不夠資格)」,2022出版。(作者提供)
凌崇勵的傳記「That's Above My Pay Grade(我不夠資格)」,2022出版。(作者提供)

最近看了兩本自傳體裁的書,Chung-Li Ling(凌崇勵)的「That's Above My Pay Grade(我不夠資格)」,與戴鴻超的「百分之五最幸運的人:見證中美歷程 戴鴻超回憶錄」,分別於2022及2020年在美國與台灣出版。

凌成為工程師 闖蕩多國

兩位作者都是在1950-60年代從台灣來美的學生,他們分別到美國讀大學(Undergraduate)或在研究院(Graduate)進修。凌崇勵是虔誠的基督徒,「我不夠資格」這個題目應該是他謙遜的人生態度。戴鴻超依據美國作家Dan Buttner開出的「健康、財富、友誼、慷慨、信任及自由等六個幸運因素」,慶幸自己合格,才選擇了這個耀眼奪目的題目。

凌崇勵在台北的高中畢業後,就整裝出洋,在威州(Wisconsin)一個學院就讀了一年後,順利轉學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工學院。畢業後,從事建築工程工作。

戴鴻超在台灣大學修得政治學碩士後,以公費生身分,到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攻讀博士學位。學成之後,長期在底特律大學(University of Detroit)執教,並兼任政治系主任。

凌崇勵是政府頒發合格註冊的工程師。他的職務與境遇,流動性很大,當然跟在學校教書不同。他們辛勤一輩子,分別從東北部與中西部退休以後,都有機會選擇到加州南部貽養天年。

凌崇勵常說,自傳是寫給四個兒子看的,用的是英文。難怪首章講自己在戰亂中成長後,到台灣讀高中那個時期,甚為詳盡。第二章初訪美國,從尋找「新世界」(The Brave New World)到第十章「往前看」(2020 and Beyond),談的全是「洋人洋事」了。

工程師找工作不難,但跟市場有密切關係。地球上任何角落,有需要就得趕去,可以攜帶家眷。大約有十年的時間,他曾被派往南美洲各地工作。亞洲部分,包括台灣、中國大陸和日本也曾出差過。一家人對各地的語言與民俗都不生疏。在退休前十年,他倒是固定在波士頓機場工作,主管一個部門。退休後的日子,仍有長途旅遊的喜好,外蒙古和西藏都去過。

凌太太翁燕貽也是高中時期就出國的台灣學生。紐約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大學出身的護理師,治家有一套本領。家中四個男生,課業和課外活動,都是出類拔萃的。全家人都是虔誠的基督徒。孩子們的職業,包括軍公與文教方面,以及兩位具有專業訓練而富於創業精神的實業家(Entrepreneurs)。

戴當上教授 著作豐富

戴鴻超的傳記「百分之五最幸運的人:見證中美歷程 戴鴻超回憶錄」,於2020年出版...
戴鴻超的傳記「百分之五最幸運的人:見證中美歷程 戴鴻超回憶錄」,於2020年出版。(取自亞馬遜網站)

戴鴻超的書有20章,前面幾章是「中原板蕩」經歷的故事。第八章以「發憤圖強」為題,記述自己長期學習荒廢之後,硬著頭皮投考台灣大學三年級轉學生的經過。放榜那天,懐著「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心態跑去看榜。結果,榜上有名,喜出望外。自此之後,他從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考取研究所,得到碩士學位後,考上公費留學,有機會到香檳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深造。很幸運地,也在同學中找到他的另一半周明珍。周明珍是化學系的博士學生,他們定居密西根州(Michigan)之後,周明珍曾在密西根大學Dearborn分校任教。他倆育有二女一男,擁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美滿家庭。

在美國的大學教書,如果缺少研究成果,沒有著作發表,所謂「Publish or Perish」(出版或滅亡)的通例,是大家都知道的。戴鴻超的中、英文著作豐富,專業與通俗性質兼備。「蔣介石與毛澤東領導藝術的比較」一書,在雜誌連載後,又結集出版,內容豐富,文筆流暢。算是一冊代表作吧。

上述兩位作者,年齡相差不過三、四歲,都是居住美國超過一個甲子了。他們正是早期從台灣來美國最具典型的留學生。一位是高中畢業後出國,就讀大學。另一位是在大學畢業,又得到研究所碩士學位後才放洋。那麼,兩種情形有何不同?一般說來,年輕人的可塑性和學習能力比較強,更能適應新環境,容易接受另一種語言與文化。當然,這又要看個人的條件、興趣、環境與努力的成果了。他們兩位各自努力,各展其長,都有豐碩的成果。

「人之所至,根必隨之。」文化之根長於每人心中。兩篇傳記所表達的,並沒有像俄國作家亞歷山大‧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在「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過於固執,對異邦景物少有求知之慾念。反之,他們面對現實,抓緊機會,建立中西合併,文化多元的觀念,為「地球村」做出貢獻。

退休 加州 密西根州

上一則

移民專頁/交I-485未申請回美紙 勿離美

下一則

理財百科/搭郵輪旅行4個月 她為何還能夠月入4萬元?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