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何處是家?躁鬱華男為醫保 一年輾轉3州搬家

前晚喝了18瓶啤酒 紐約美甲店4死車禍肇事者過堂遭控酒駕

醫藥/痔瘡或大腸癌? 怎分辨血便

痔瘡最常以「血便」症狀被察覺,但不是所有血便都是痔瘡,也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示意圖。 (圖/123RF)
痔瘡最常以「血便」症狀被察覺,但不是所有血便都是痔瘡,也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示意圖。 (圖/123RF)

俗話說「十人九痔」,生活習慣改變,久坐、久站、飲食等因素,幾乎人人都有輕重不一的痔瘡問題。痔瘡最常以「血便」症狀被察覺,但並不是所有的血便,背後代表的都是痔瘡,也可能是大腸癌引起。

出血點不同 顏色有差

台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嘉哲表示,排便出血,第一時間先觀察血液顏色,是鮮紅色還是暗紅色?如果是鮮紅色,可能有二種情形引起,一種是便便太硬導致肛裂、衛生紙擦拭太過用力;另一種是痔瘡血管破裂。鮮紅色的血便大多不會威脅到性命,但也可能是左側大腸出血所致,位置靠近肛門口,糞便也會呈現鮮紅色的血便,左側大腸出血則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建議觀察一周後,排便時仍鮮血直流,應盡速就醫。

若血便的血液顏色屬於「暗紅色」,顯示在糞便產生時,糞便就已與血液接觸,很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大腸直腸出血。陳嘉哲指出,如果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糞便顏色,通常會幾近「黑色」,但出血量超過60㏄以上,且血液未經過消化液作用就排出,出血量愈大顏色就會愈鮮紅。如果出血位置是在小腸或右側大腸,糞便多呈現「暗紅色」。

排便不乾淨 症狀有差

痔瘡常見症狀:血便、肛門有腫大的異物感、肛門口有搔癢或灼熱感、直腸肛門會觸痛或持續疼痛、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貧血等。

大腸癌常見症狀: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血便有黏液、體重減輕、排便不乾淨、時常腹痛、貧血等。

出現血便 通常已晚期

陳嘉哲表示,當大腸癌出現症狀時,特別是「血便」,通常都已經是晚期。大腸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大腸癌的發生與細胞基因改變有關,當生活習慣改變,嗜吃紅肉等,都會刺激腸道,腸道細胞病變初期會形成管狀腺瘤,管狀腺瘤形成後約三到五年就會變成癌症

形成大腸癌腫瘤後,可能會有各種因素開始出血,初期都屬微量出血,等到出血量變大時,有明顯的血便,或腫瘤大到讓患者有感覺,通常癌細胞都已轉移,其餘症狀包含體重減輕或排便不乾淨等,都難讓患者主動察覺,因此早期篩檢格外重要。

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陳嘉哲表示,糞便潛血檢查準確度高達九成以上,現行的糞便潛血檢查是採取抗體方式偵測紅血球,不會因為吃了豬血、鴨血等食物造成誤判。

不過,糞便潛血檢查的結果,無法判別是痔瘡造成的出血,還是腫瘤造成的。揪出早期大腸癌最佳的方式仍是照大腸鏡,可以透過大腸鏡監測腸道內是否有息肉,透過切片等方式確認息肉是惡性還是良性,在腺瘤發展的過程中,就先早期發現,並介入治療。

陳嘉哲建議,如果家族沒有大腸癌家族史,30歲後,可以自費檢查一次大腸鏡,沒有息肉的話,可以五年後再檢查,如果有息肉則建議每二年再檢查一次。

近年大腸癌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與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有相當大的關係,陳嘉哲建議,50歲以上一定要至少一次大腸鏡檢查,後續則建議每兩年檢查一次。

腫瘤 癌細胞 癌症

上一則

醫藥/糖尿病急性腎損傷 新藥解危

下一則

地產/高鐵加持 蘋果谷房市起飛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