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藍奪回國會最大黨 制衡成無可迴避的課題
台灣2024大選揭曉,民進黨賴蕭配順利當選,取得政權;但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次減少,並未過半,現有的「完全執政」出現缺口,國民黨重回國會最大黨,但席次也未過半,國會未來的攻防角力,將更為詭譎且激烈。
立法院總共113席,民進黨無法延續國會過半,只攻下51席,國民黨拿下52席,民眾黨8席,其他2席,下屆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局面,重畫政治權力版圖。
過去八年,國民黨雖是國會最大在野黨,但向來被詬病「戰力」比小黨還弱,如今國民黨躍身為國會「實質」第一大黨,監督民進黨政府的力道將大為增強,民進黨無法再以絕對多數的席次在表決時予取予求,在野黨可以用立法權發揮權力制衡角色。
這次選舉,希望政黨輪替的民意始終超過五成,可惜藍白合未成,選民在預期民進黨總統可能勝選的心理下,國會選舉就成了最後一道制衡民進黨的防線,部分選民「分裂投票」行為明顯,雖然總統票投民進黨,但將立委選票投給國民黨、民眾黨,避免民進黨再次上演行政、立法「整碗捧去」的戲碼。
過去八年民進黨兩度完全執政,總是透過國會席次優勢強渡關山,從大砍勞工七天假、粗暴通過軍公教年金改革的同時卻不敢觸碰勞保年改、大撒幣的前瞻計畫,再到高端採購合約封存30年;一黨獨大的民進黨藉由國會「多數暴力」,阻擋在野黨發聲,往往是台灣當前政治的寫照。
民進黨過去兩屆都是國會多數,透過人數優勢,強勢輾壓在野黨,完全不尊重多元意見,選民此次在立委選舉投票上出現自主制衡、分裂投票,讓民進黨失去國會優勢,背後隱含的是人民對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一黨獨大」的不滿。
新國會三黨席次重新洗牌,藍營重回國會實質最大黨,肩負監督執政黨的責任更大。不過,國民黨過去在立法院的表現,常被批評「不夠力」,部分政策法案,如攸關行人地獄的交通平權、囤房稅2.0等議題,小黨的表現都比國民黨搶眼,且各式國會評鑑,國民黨立委的表現也是良莠不齊。
藍白合作破局,最終無法達成兩黨原本宣稱要下架民進黨、政黨輪替的目標,確實辜負過半民意的期待。但選民仍然給了在野黨在國會監督的權柄,未來藍白兩黨的表現,是不容迴避的責任與課題,也是選民再給政治人物的最後期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