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美俄談判前 澤倫斯基正式訪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魯比歐:普亭對烏克蘭和平認真程度 數日內可見分曉

有感經濟 消費者信心指數飆升29%

國人對經濟有好轉的感覺,消費者信心從去年11月飆升29%,是30年來最大升幅。(路透)
國人對經濟有好轉的感覺,消費者信心從去年11月飆升29%,是30年來最大升幅。(路透)

密西根大學19日公布的1月上半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由去年11月以來已飆升29%,為30多年來最大的兩個月漲幅,顯見對經濟遠為樂觀;華爾街日報(WSJ)表示,11月要總統大選,經濟現況是最大的政治「墨跡測驗」(Rorschach test),共和黨猛攻通膨,以經濟問題為重心訴諸選民,拜登政府則舉各類好現象來反駁。

高通膨揮之不散,疫情摧殘讓人餘悸猶存,擔心即將發生衰退,近幾年讓民眾不顧經濟紮實成長、就業一直活絡,經常感覺不好,但新出爐的報告可謂一大明顯轉折。

現在通膨冷卻,聯準會(Fed)暗示可能不再升息,就業市場走俏讓花錢很大方的消費者銀行帳戶裡都有錢,2024年發生衰退的恐懼正在消褪。

密西根大學報告指出,1月上半個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由去年12月上升13%;去年12月比11月也大幅改善。這種改善的範圍很廣,不分年齡、收入、教育及所在地區,消費者信心都告拉抬。

負責這份報告的密大調查研究中心主任徐薈安(Joanne Hsu)表示,消費者信心改善「可能提供正面動能給經濟」。

WSJ指出,消費者感受近來雖變好,但密大報告的指數仍比疫情2020年發威時低約20%,較接近經濟剛掙脫急轉直下時的水準。

油價下跌讓民眾荷包能多存些錢。而民眾心情變好,對經濟成長有益,原因在斟酌收支之後,可能會繼續花錢,而國內消費支撐美國經濟約三分之二。

其他消費者研究報告也指出,民眾至少由不悅感受掙脫出來;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調查指出,去年12月消費者認為一年後財務轉好的比例,來到2021年6月以來最高。經濟評議會(Conference Board)的報告指出,去年12月消費者信心漲幅之大,為2021年3月以來之最。

共和黨猛攻通膨及其他經濟問題,拜登政府則引政策促使就業市場強勁、通膨下降、國內供應鏈比預期強勁、處方箋藥價下跌,來反駁共和黨。截至目前拜登似乎輸掉論述,畢竟民調指出,民眾對經濟的感受,一直是拜登民調支持率低的主要原因。

民主黨策士佛古森(Jesse Ferguson)指出,民眾對經濟前景的看法改善,若意味拜登傳達的訊息有所突破,那麼他連任的機率就會改善。

拜登 就業 共和黨

上一則

英媒:秦剛大起大落 凸顯習近平「定於一尊」

下一則

川普金融詐欺被判罰3.55億 全靠這項有70年歷史的法條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