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尼之死曾影響換囚 拜登親自交涉說服蕭茲 退選當天還在協商
![促成這次大換囚行動的關鍵,是拜登總統今年2月說服了德國總理蕭茲(左)同意,因為俄國希望的頭號囚犯柯拉希可夫被關在德國。(路透)](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8/02/3019133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美國廣播公司(ABC)1日揭露,冷戰以來西方與俄羅斯最大規模的換囚協商過程,顯示換囚協議歷經數月談判,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2月在獄中死亡,曾影響換囚。此外,拜登總統直接參與換囚協商,因事涉多國,他在年初說服了德國總理蕭茲,宣布退選當天還致電斯洛維尼亞總統,談判在兩周前取得進展。
高層政府官員向ABC表示,「這次換囚並非偶然,的確是拜登總統的大力領導和堅實關係的結果。」
官員透露,「拜登宣布退選當天(7月21日)、發表退選聲明前一小時,都還在與斯洛維尼亞總統通電話,敦促他們做出最後安排,讓換囚順利完成」。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日表示,美國和盟國制定的囚犯協議,其實包括釋放2021年被俄羅斯逮捕的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但是俄羅斯當局2月16日宣布納瓦尼在獄中死亡。
官員透露,美國談判團隊得知納瓦尼死訊,有些人覺得「在讓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前陸戰隊員惠蘭(Paul Whelan)回家的努力上,失了動力」。但蘇利文「仍然看到前進的道路,只是認為可能比想像的時間還長」,「他召集團隊,指示大家提出更多政治上可行的選擇。」
蘇利文指出關鍵癥結,俄羅斯換囚名單第一人是柯拉希可夫(Vadim Krasikov),而此人被關在德國,「這需要與我們的德國對口進行廣泛外交接觸;由拜登總統直接與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一起處理這個問題。我們非常感謝德國的合作夥伴關係。」
官員進一步透露,「這一切都在拜登與蕭茲(今年元月)通話時進行討論,然後蕭茲2月訪美回應拜登說:『為了你,我會這麼做。』拜登接著轉向蘇利文說:『搞定它。』」
至於未來美俄關係會否受到換囚影響,官員表示,不應指望美俄關係會得到改善;「在對抗普亭侵略作為方面,我們不會看到拜登和政府改變政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