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恐襲危機仍在 美國不可放鬆
2025新年伊始,連續發生兩起似乎相聯的驚人血腥事件,全美震動。兩駭人事件相似處不少,恐怖攻擊意味濃厚,致網路謠言四起,風雨欲來,需要全美團結冷靜,認清敵我,以確保20日川普第二任就職前後的安全。
元旦凌晨,路易斯安納州紐奧良市觀光熱點法國區,一輛電動皮卡高速衝撞慶祝新年狂歡人群,造成15人無辜死亡,50多人受傷。兇嫌與警方駁火,當場被擊斃;幾小時後,賭城拉斯維加斯市,一輛特斯拉電動卡車在川普國際酒店門前起火爆炸,造成七傷,駕駛當場死亡。兩案相繼發生,聯邦與地方單位當天就宣布破案,但民心仍是驚駭萬分,議論紛紛。
雖然兩案仍有待深入調查,但相似性卻讓網路議論不止,人心浮盪,充斥對調查的不信任。兩案駕駛都是土生土長美國人,都是陸軍、同在一北卡州基地先後受訓駐守、先後在阿富汗服役,兩人所用作案卡車都使用同一共享汽車租賃網站。聯邦調查局卻強調,兩案「沒有關連」。但陰謀論四起,尤其是軍人走極端情況,令人憂心。
紐奧良案已確定是「孤狼恐襲」,沒有共謀者。42歲駕駛賈巴爾作案電動皮卡上的「伊斯蘭國」旗幟,與隨後查獲的臉書視頻,都證實這是在美國本土被激化的恐怖攻擊,沒有受到「伊斯蘭國」直接指示的證據。
前不久,德國發生聖誕節市集恐襲,還令人慶幸美國安全,卻沒料到,惡運即降,紐奧良恐襲事件還是間接與「伊斯蘭國」有關,令人意外與不安。伊斯蘭激進主義力量沒有消失,他們仍在找安全漏洞,美國本土滋生的有計畫恐襲更是難防。
「伊斯蘭國」勢力占領伊拉克和敘利亞部分地區大片領土,在歐巴馬任期2014到2015年達到頂峰;川普2019年執政不惜與土耳其鬧翻,發動清剿,直搗黃龍,隨後宣布「伊斯蘭國」的所謂「哈里發」已被剷除消滅。但元旦這起打著「伊斯蘭國」名號的恐襲,在川普再次就任之際,是個嚴重預警。
敘利亞政權年底摧枯拉朽般土崩瓦解,總統當選人川普曾不屑表示「敘利亞內戰,不關美國的事」。如今「伊斯蘭國」的孤狼恐襲,仍是難以預防,川普豈可掉以輕心。
首先要加強在敘利亞駐軍;「華爾街日報」立即指出,這給川普上任後美軍繼續駐防敘利亞的正當國安理由,好阻止伊斯蘭國或凱達組織捲土重來的庇護地。
其次是,過去四年,毫無邊防,須預防恐怖分子已潛入境,伺機而動的情況;而美國境內本土公民被激化(radicalized)的突發孤狼式恐襲,尤其是極端軍人犯案,更是一個平日少碰觸的禁忌。美聯社去年10月指出,2017年到2023年有近500人遭到「意識形態被激化」調查,多數是退伍軍人,而被調查人數近年有增加趨勢。
社會上對這次事件仍處於認知紊亂狀態。例如,因紐奧良恐襲,而延後一天舉行的大學足球季後賽「糖盃」開賽時,贊助商公開致辭時針對恐襲事件說,「我們執迷不悟,長期沉迷在分裂和消極的情緒,這必須要克服,才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這般講話被痛批認識錯誤,槍口向內,明明發生15條人命的恐怖攻擊,但這家保險公司贊助商害怕公開指出這是恐怖行動,硬生生扭曲成是社區分化與人性不完美的「政治正確」的結果。社群平台砲轟,「必須馬上抵制這家保險公司」、「這難道竟是受害者的錯,因為大家都沉迷於分裂,所以必須死?」
九一一以來,各次各型恐襲證明「伊斯蘭國」或「凱達組織」對美國人民百姓的攻擊不分「政治正確」或是「社區分化」,只有堅持美國價值,一致對外,才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正確立場;與恐怖組織談判永不會成功。
國會開議後,川普支持者將於19日舉行華府造勢盛會,接著舉行就職典禮;元旦恐襲提醒我們,全美境外或本土的恐怖組織,仍然伺機待動,美國不可放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