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廣西接連爆發高中師性侵學生 通報含糊稱違反師德

法國證實召開俄烏緊急峰會 歐洲領袖齊聚展團結

美股最錢線/七巨頭若不濟 無損牛市前景

隨著大型科技股推動美股創下歷史新高,逾來逾多華爾街分析師對這種漲勢能否持續提出質疑。不過,BMO首席投資策略師貝爾斯基(Brian Belski)表示,股市過度集中是一種被誇大的風險,不應阻止投資者購買股票。

他在最新報告中寫道,投資人「可能高估了」與集中度升高相關的「風險」。某些人認為這與2000年網路泡沫接近頂點時的市場環境類似,但他並不這麼認為。

根據高盛的數據,科技「七巨頭」目前占史坦普500指數的29%。如果投資人對這些科技股的需求開始下降,這的確實意味著風險。

但貝爾斯基強調,即使大型科技股真的出現拋售,整體股市仍可能維持正回報,「我們的研究顯示,在大型股的優異表現開始減弱之後的一段時間裡,股市仍然表現良好。」

他分析這些數據發現,在10支最大股票的相對表現達到頂點後,史指表現通常依然穩健。自1990年以來,史指在相對表現達到頂點後的一年內,平均回報率為14.3%。

唯一一次下跌出現在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後,但貝爾斯基認為當前市場環境與那時無法相提並論。

他認為這些數據顯示,如果所謂的「七巨頭」未來表現不佳,史指其餘493支股票也能承擔整個市場的權重。就算大型科技股今年真的出現拋售,投資人也不應感到意外,因為進入第二年的牛市通常會出現10%的回調。

他說,「史指在過去牛市進入第二年的某個時點,幾乎總是會出現技術性修正;因此即使這些股票開始掙扎,導致整體市場走軟,也不能因此就否定牛市前景。」

除了大型科技股,貝爾斯基表示,基本面看來對史指其他493支成分股有利。從估值角度看,它們的本益比略高於長期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獲利也似乎在2023年觸底,並開始改善。

投資 華爾街 高盛

上一則

美股撐住連三周漲勢 別指望科技大咖財報超標再掀漲勢

下一則

幫助您在新的一年提高信用評分的 5 個技巧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