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到歐洲旅遊 專家奉勸「別吃飯店早餐」

明尼亞波利斯飛多倫多…達美航班降落時翻倒 8傷

直接證據 寶林茶室廚師的手 驗出米酵菌酸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2日公布廚師手部米酵菌酸檢驗陽性的過程。(記者侯永全/攝影)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2日公布廚師手部米酵菌酸檢驗陽性的過程。(記者侯永全/攝影)

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食物中毒案有新發展。衛生單位鎖定米酵菌酸肇禍後,昨天確認餐廳胡姓廚師的手上驗出米酵菌酸,檢警懷疑粿條未冷藏或保存不當引發,除將寶林負責人黎仿軒、王姓店長、胡姓及周姓廚師列為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及過失致死罪嫌被告偵辦,上月30日也到胡姓廚師住處採證,釐清細菌源頭。

檢警及衛生單位目前鎖定整起食安事件只發生在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但因現場35樣食材均未檢出米酵菌酸,因此必須進一步調查細菌源頭。衛福部疾管署上月28日再度到餐廳進行環境採樣,結果最快今天出爐;疾管署30日也到胡姓廚師住處採樣門把等14個點,檢驗結果預計本月中旬出爐。

「寶林,你的責任跑不掉了。」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能夠串起寶林及被害人間的關聯,就是第一時間去餐廳採集的生物跡證。

他說,上月24日接獲新北市府通報疑似食物中毒案件後,衛生局立刻到寶林茶室現場稽查,採集菜刀、水果刀、砧板及廚師手部生物跡證,委請台大法醫所檢驗,確認廚師手部有米酵菌酸反應,書面紙本報告已送檢察官,希望盡快採取各項偵辦作為。

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進一步指出,手部樣本驗出毒素是很直接的證據,由於疫調發現被害個案的共同性是吃過粿條,稽查也發現粿條放在室溫下的食物保存不完整,粿條出問題引發這次食安事件的可能性最高。

檢警調查,寶林茶室向新北市大粄城食品公司買粿條,約二、三天由大粄城人員駕駛小貨車送貨一次。由於其他向大粄城進貨的餐飲店及寶林其他分店未傳食物中毒事件,檢警因此鎖定食材保存問題調查,經比對被告說詞及監視器影像,懷疑粿條未冷藏,因長時間在室溫下產生米酵菌酸。

據悉,黎仿軒等人對此並未全盤否認。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食藥署本月1日收到台北市於上月24日採樣的4件拭子檢體進行米酵菌酸檢驗,結果與台大法醫所的檢驗相符,僅廚師手部檢體陽性,其他3件陰性。

王必勝說,現在的重點已不是米酵菌酸,而是為什麼會出現?產生米酵菌酸要有三大要素,第一是要找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二是如今高度懷疑的粿條、椰子、澱粉等介質,最後是有沒有適當的「環境」;做飯跟廚師有很大的關聯,因此有些假設,並到廚師家採檢,以了解該細菌是否已經存在在自然環境,還是只是偶然被帶進來。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受北市府委託,檢驗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砧板、菜刀、水果刀、廚師手部等4項環境及生物跡證剩餘檢體,在廚師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台大法醫所所長翁德怡昨天表示,這是食安風暴發生以來首次取得直接證據,但廚師手部只是間接媒介,問題還是出在食材,很可能是粿條。

「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機警,想到把24日採檢的剩餘檢體交給我們檢測米酵菌酸,才取得這次的證據。」翁德怡說,取得北市轉交的剩餘檢體後,法醫所同仁昨天加班處理,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

翁德怡認為,廚師是間接接觸遭汙染的食材,依目前資訊推論,問題食材很可能是粿條。她說,廚師手部接觸過問題食材,也就是廚師雙手只是媒介而非帶原者。另可確認的是案發當時米酵菌酸存在這家餐廳,現在應可將範圍再縮小到廚房內。翁德怡說,廚師的手在不可能洗得完全乾淨下,被測出一天前存在手上的毒素,毒素量約每毫升1奈克,「比台積電做的晶片還小」。

「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代表汙染源就在寶林茶室的產品中。」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合理狀況是工作人員碰到這些不同食材,讓米酵菌酸沾染上去,雖然目前食材中都未檢出米酵菌酸,但應該是不同批食材,而採檢的也非同一批,因而驗不出來。

檢測 台積電 晶片

上一則

他家的神明廳有「雙貓」坐鎮 網友暴動想參拜:獻上罐罐

下一則

柯文哲請假3個月期限將屆 民眾黨討論是否延長假單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