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貼 不能只是毛毛雨
國土計畫法明年4月30日上路,因涉及土地利益與相對剝奪感,各地亂象截然不同,各界重視程度也逐漸升高。農業部9月將公布農政資源分級投入農業發展區,朝野立委則提案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給予農民更多權利金,如何在最後關頭由朝野共同補闕拾遺,值得關注。
根據農業部初步公布的生態服務堆疊式給付,強化對於農一的投入,但從農業部目前農地農耕獎勵措施來看,無論是農業環境基本給付每公頃1萬元或鼓勵稻田轉作,仍以生產補貼為主要思維,缺乏農業環境維繫,也未正視是否有助農民基本營生成本。
德國巴伐利亞農民收入高達六成是靠補貼,其綿密與多元補貼方案緊扣環境生態,堆疊補貼後,不僅符合農業生產成本,也提高農民參與意願。財務來自於邦、聯邦與歐盟超過10億元資金,以及巴伐利亞農業環境政策的核心支援,從財務角度也是整個歐盟的先驅。
例如當1970年代面對生產過剩時,巴伐利亞採取粗放化,透過放棄化學肥料及農藥使面積減少,精算出單位面積收成減少的成本後,給予同等補償,為農民收入打底,也是所謂的農業環境補貼;對於沿著水域可能影響到的棲地與物種空間,也給予加倍補償。
除了針對願意認證為友善、有機農業者,再為其加碼。歐盟也針對許多具體保育目的,如要求牧草地提供野生動物糧食與遮蔽、配合保育措施為增加農民收入等農業生態補貼,各式農耕地景方案更連結土壤、水、物種、生物空間與地景,更重要的是結合農業與環境,以細緻的研究與說服力,爭取充足預算。
台灣現今困境在於近年在組織改造過程中,光是國土法功能分區畫分的國土保育區、農業保育區,就涉及農業部、環境部、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如何合作制定符合環境生態與農民收益的補償,解決過去多年為安撫選民濫發補貼的情形?補貼財源從哪來?未來將收取的「國土保育費」又如何使用?都不是單一部會可面對處理。
如何跨部會解決上述問題以避免實際補貼淪為「象徵性的毛毛雨」?如何使國家發展在土地開發與糧食生產間達到平衡?將是比國土法延期與否更重要的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