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柯文哲將遭求重刑「10年起跳」 陳佩琪、黃珊珊沒事

「這裡不是中國」南加華男遇人肉佔車位爆爭執

全球塑膠公約將出爐 台減塑挨批牛步 限塑面臨跳票

202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將擬定「全球塑膠公約」,當時找來加拿大藝術家Benjamin Von Wong創作「關上塑膠水龍頭」的裝置藝術,凸顯減塑迫在眉睫。(取材自Von Wong創作官網)
202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將擬定「全球塑膠公約」,當時找來加拿大藝術家Benjamin Von Wong創作「關上塑膠水龍頭」的裝置藝術,凸顯減塑迫在眉睫。(取材自Von Wong創作官網)

聯合國環境署(UNEP)在2021年發布全球環境展望報告,點出地球深陷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環境汙染等「三重行星危機」(triple planetary crisis)。其中,聯合國統計,全球平均年產4億噸塑膠;自1950年代至今,地球已累積逾70億噸塑膠垃圾,但僅不到一成進入回收體系,多數被焚燒、掩埋,或被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汙染。

近期,關注三大危機的國際峰會接力登場。繼10月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COP16)、11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後,「全球塑膠公約」也將在11月25日起於南韓釜山最終談判(INC-5),盼能誕生一部具法律約束力、且涵蓋塑膠全生命周期的國際條約。

台灣自2002年開始推動限塑政策,陸續針對特定場所的塑膠袋、塑膠免洗餐具和塑膠吸管等進行管制。環境部還喊出2025年全面限用、2030年全面禁用的政策目標。

但在國際間積極議定「全球塑膠公約」之際,台灣減塑行動卻遭外界認為牛步。環團指出,台灣限塑政策20多年來看似按部就班,雖可見部分成效,但一次性塑膠品產量不減反增,明年全面限塑恐注定跳票,遑論2030年可達全面禁用。

塑膠袋產銷不減反增 製表/李柏澔
塑膠袋產銷不減反增 製表/李柏澔

經濟部統計,台灣塑膠袋、塑膠容器與塑膠餐具等產量呈現增加趨勢。以塑膠袋為例,2002年生產量約22萬公噸,但2023年已高達29.2萬公噸。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2025年全面限塑期程將到,但目前塑膠袋管制對象仍只限14類場所,未包含使用量最大的傳統市場和夜市,環境部雖在這兩場所試辦減塑,其中塑膠袋用量最大的水果攤商卻被排除;且目前吸管、免洗餐具、塑膠杯、塑膠袋等都是從末端減量,未包含原生塑膠料減產,塑膠垃圾和焚化量不斷增加,明年全面限用目標跳票恐是預料之中。

荒野保護協會說,目前環境部針對2025年僅說將以價制量限用,但細部規畫霧裡看花,業者與民眾難以適從。綠色和平也說,以2020年環保署時代推出外送減塑試辦計畫為例,當時缺乏減量目標,也不具參與強制性,如何能有效抑制使用塑膠用品?如今全面禁用僅剩不到六年,若不及早積極強制改變大眾使用習慣,2030年全面禁塑也會跳票。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表示,2025年和2030年的限禁用是「目標」,確實尚無相關欲達成的減量數字,但現在不純粹僅以法令禁限用來減塑,也會以綠色設計、資源循環,翻轉消費者意識等來引導減量。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指出,這次「全球塑膠公約」要關注是否納入非締約方條款,否則像台灣這樣非締約方、又生產塑膠的國家,恐成全球塑膠管制的法外之地。台科大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顧洋認為,塑膠公約制定後,應會比照其他環境公約定期舉辦締約方大會(COP),並以議定書或協定進一步規範,台灣應跟進,不能置身事外。

聯合國 氣候峰會 南韓

上一則

勞動部員工輕生 分署長被控霸凌 還扯通靈人說死者走得安詳

下一則

台灣紅茶在英奪最大獎 印度、斯里蘭卡評審連聲讚嘆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