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輕生掀安樂死討論 衛福部長:做好安寧療護減患者痛苦
知名作家瓊瑤生前曾提倡「善終權」,她的輕生喚起安樂死議題的討論。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調查顯示,在「最適合善終國家」中,台灣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三,若能做好安寧緩和醫療,為患者解決痛苦,可避免萌生輕生念頭。
台灣推動安寧療護多年,邱泰源表示,各國在談安樂死時,一定先檢討是否做好安寧緩和醫療,台灣應該善用這項醫療實力,致力讓重病病人到末期時,能夠沒有疼痛地離開人世。
邱泰源以癌末病人為例,常因疼痛而不想活下去,如果能夠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可緩解九成以上疼痛,以及許多身心不適症狀,擁有一定的生活品質,即使到了疾病末期,也能保有尊嚴。
至於安樂死,邱泰源表示,這是提前結束生命的非自然死亡,爭議較多,如果能夠做好安寧緩和醫療,就能讓病人及家屬「生死兩相安」。
邱泰源表示,社會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安樂死合法化的聲音,衛福部願意持續溝通了解。
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孫文榮表示,法律保障人民生命,因此,安樂死必須另外立法,但前提為達到共識;目前雖有安寧緩和醫療、病人自主權利法,但每個人對善終追求不同,醫療單位僅能透過現行法律幫助末期病人。
台灣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為全年齡層最高,自殺防治學會提出長者自殺七大危險因子,分別為精神疾病、長期慢性病身體健康狀況、喪偶等社會孤立、經濟壓力、失落感、物質濫用、以及長期照護壓力。
另外,情緒低落、失去興趣、睡眠障礙或食欲改變、想結束生命、贈送珍貴物品與交代後事、突然變得平靜或開朗,這些都是自殺警訊,親友應提高警覺,主動關懷,陪同就醫,接受心理諮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