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不滿逮捕力度 白宮:紐約、新州每日須抓75無證客

MTA計畫造跨區快線輕軌 直通皇后區、布碌崙

新聞評論/操弄兩岸對立…觀光產業成「觀光慘業」 綠色執政的人禍

台灣春節連假旅宿業訂房率平均不到3成6,低於去年的4成,旅遊標竿的花蓮、屏東都是重災區;圖為即將亮相的花蓮「太平洋燈會」。(圖/花蓮縣府觀光處提供)
台灣春節連假旅宿業訂房率平均不到3成6,低於去年的4成,旅遊標竿的花蓮、屏東都是重災區;圖為即將亮相的花蓮「太平洋燈會」。(圖/花蓮縣府觀光處提供)

今年春節連續假期,台灣旅宿訂房率平均不到3成6,低於去年的4成,旅遊標竿的花蓮、屏東都是重災區。再看去年觀光逆差超過台幣7000億元(約211.4億美元),去年下半年起旅宿業陸續傳出歇業消息;新冠疫情已過,觀光產業還是「觀光慘業」。面對此一窘境,交通部觀光署卻把責任推給「房價太貴」,顯然避重就輕。

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觀光業曾經歷11年榮景。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國際旅客來台已近1200萬人,蔡英文政府還曾喊出「2030年觀光產值上兆」口號。不過,在禁止陸客來台、疫情解封後境外旅客來台人數未回疫前水準,以及台人出國旅遊意願高於國旅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觀光業每況愈下。

去年初蔡政府將全年境外旅客目標訂在1000萬人,到年底卻只定格在750萬人左右,遠不及預期。去年5月賴政府剛上任時,也把「觀光產值上兆」目標提前到2028年實現;到年底卻悄悄把時間「回復」到蔡政府所提的2030年,已在賴總統此任任期結束之後,明顯就是不想面對政策跳票結果。對於觀光業困境,可說束手無策。

雖說觀光大幅衰退不是單一因素造成,但真要救觀光,並非毫無辦法。儘管兩岸情勢依然緊張,且台灣民眾組團赴大陸旅遊,或大陸民眾赴台旅遊禁令仍在,但自前年底起就可嗅到兩岸觀光鬆綁味道。2023年11月,交通部宣布將對團客赴陸解禁。去年4月,陸方對赴陸交流的國民黨人士表示,將陸續開放福建居民到金馬旅遊。去年12月,來台參加雙城論壇的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公開承諾,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為此業者均高度期待。

如果這些宣示能一一落實,不僅可解觀光業燃眉之急,甚至可能重回觀光榮景。但在政治力干擾下,這些兩岸觀光交流機會之窗,都未能打開僵局。去年春節前交通部政策急轉彎,重頒禁團令。而「福建居民到金馬旅遊」和「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則被綠營支持者指控是統戰,甚至再度傳出「憂心陸客影響台灣旅遊品質」聲音。

賴政府的態度更是曖昧不明,不但質疑對岸「誰作主」,對「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也採三手策略。交通部說「歡迎陸客來台,對禁團令滾動檢討」;陸委會則提「三不原則」,要求不出於政治目的、不附加條件、不隨時為脅迫叫停;賴總統新年談話更指定兩岸開放觀光,「先由台灣的台旅會、中國的海旅會」進行小兩會談判。要對岸不設前提,但設定最多前提的恰是民進黨政府。

觀光業死活,民進黨政府從未看在眼裡;其心中所繫、手中所做,始終是如何利用兩岸觀光議題操弄對立,獲取政治利益。如果能把兩岸政治對立和觀光交流脫鉤處理,以疫前2019年陸客近300萬人計,豈會有去年千萬國際旅客只達標3/4、觀光逆差超過台幣7000億、春節訂房率創新低、旅宿業頻傳歇業慘劇?

從產業發展角度看,作為第三級產業主力之一,觀光業如果崩潰,從二級產業轉型到三級產業就只是空談;從國家安全戰略角度看,自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政策起,觀光業就扮演著兩岸關係「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角色。一面宣稱希望緩和兩岸關係,一面阻攔兩岸觀光交流,政策目的與手段完全背道而馳。旅遊品質不佳或旅宿價格太高,都可能是觀光不振原因,卻無法解釋觀光業為何全面崩潰。把觀光業者生死當成政治武器,產業成「慘業」,就是民進黨執政下的人禍。

觀光 疫情 民進黨

上一則

基隆男警用錢誘少年援交 案發後丟警職 判刑1年

下一則

飲食不均導致又窮又胖 單親媽與2兒成了弱勢家庭寫照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