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文搭檔白百何 「清明上河圖密碼」扮夫妻探案
由張頌文、白百何領銜主演的古裝家庭探案劇「清明上河圖密碼」日前開播。該劇以畫卷移動的方式,用連續性的節奏、草蛇灰線的命運感,帶領觀眾自然流淌至故事結尾。
揚子晚報報導,「清明上河圖密碼」改編自冶文彪同名系列小說,講述了趙不尤、溫悅一家人屢破奇案,守護東京城百姓平安的傳奇故事,以小家為切口展現宋朝繁榮風貌市井之美,煙火氣映照古今,與當下用戶共情共鳴。同時收穫原著作者好評,「感謝誠意製作、創意改編,帶來許多新鮮和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設定張擇端這一角色,筆下之畫作白描不僅能精準還原案件環境,用於破案證據的客觀重現,同時每幅畫相連又組成了由劇中人物定義的「清明上河圖」,觀眾可見千禧年之前芸芸眾生為生活忙碌的盛世圖景。以畫解密、寄情於畫,因而增強故事互動性和觀眾參與感。
本劇首創家庭組團探案,讓一家五口在不同案件中各為戲眼,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人物關係發展巧妙融於生活流和探案故事裡。
聯合導演熊琛說,「清明上河圖密碼」真正的「密碼」就是趙不尤、溫悅一家人的情感羈絆,一邊探案一邊生活,大家關係會更加緊密、情感更濃,那些案件反而是家庭關係的試金石。 「在一家老小一起探案的故事裡,還加入一點喜劇氛圍調子,觀眾看案件進展的時候不會覺得壓抑,情緒節奏更流暢舒服」。張頌文、林家川等演員的表演裡也融入很多以冷幽默、無厘頭為主的南派喜劇的對話邏輯,大家一起讓文戲節奏更加利索、靈動。
「『清明上河圖密碼』這部戲更多的聚焦是市井的百姓,貼近平常百姓的生活,怎麼體現市井的煙火氣、器物的質感,想透過大量真實的細節去展現。」
楊帆導演表示,根據「清明上河圖」裡宋朝的房子真實樣貌去復原,是創作的基本原則。例如第一集出現的勾欄瓦舍,我們就是要當成現在的主題樂園一樣去做它。在這個主題樂園裡面,也邀請了一些非遺傳承人來幫助排練表演項目,以及客製化非遺作品,「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能去表現一些宋朝獨有的表演。除了那場百戲之外,還得有別的節目。 「在瓦子大門外設置了一個煙火叫藥發傀儡,它是一堆小人偶在上面,煙火噴起來之後,小人偶能在上面轉,現在能夠做這個東西的人本身就很少了,我們就去找非遺手藝人去學。還有像瓦子裡面的赤膊戲、血社火,都是考據到有這個表演形式,就把它們排演出來,在瓦子裡穿梭表演隨時能跟遊人去互動。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