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長島華人美甲店遭休旅車衝撞 三華人亡 司機酒駕被捕

PCE通膨降溫 為何美債殖利率仍收高?與3因素有關

發炎性腸道疾病有望根治?英研究發現逾9成患者都有一共通點

英國科學家找到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大致病因素。他們在95%的IBD患者身上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DNA中都存在缺陷,使得免疫細胞更容易失控攻擊腸道,導致過度發炎。(路透/Alamy)
英國科學家找到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大致病因素。他們在95%的IBD患者身上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DNA中都存在缺陷,使得免疫細胞更容易失控攻擊腸道,導致過度發炎。(路透/Alamy)

英國科學家找到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的一大致病因素。他們在95%的IBD患者身上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DNA中都存在缺陷,使得免疫細胞更容易失控攻擊腸道,導致過度發炎。

IBD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兩種,共同症狀包括:腹瀉、腹痛、發燒與貧血,會嚴重干擾患者日常生活。這種病有別於腸躁症,儘管有些症狀會重疊;只有當腸道出現炎症時,才能診斷為IBD。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與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實驗室中發現,目前已有藥物似乎可以逆轉這種疾病,現正準備進行人體試驗。

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與IBD密切相關,這些細胞湧入腸道內壁,釋出細胞激素導致大規模發炎。炎症是人體對感染的正常反應一部分,但長期過度發炎會造成傷害。

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的基因分析,發現一段遺傳密碼是巨噬細胞炎症的「主調節器」。這種基因控制著巨噬細胞釋放一整套發炎化學物質,有些人天生就帶有這種基因,因此身體容易過度反應。

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李伊(James Lee)說,該DNA位於「金字塔頂端」,「這無疑是導致人們罹患IBD的主因之一。我們不僅找到疾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還找到治療這些疾病的新方法」。

自然(Nature)雜誌詳細介紹的進一步實驗顯示,已被批准用於治療癌症等其他疾病的藥物,能夠緩解過度發炎。這些研究是採集IBD患者的樣本進行。

不過,IBD新療法並不會馬上出現。由於已存在藥物,研究人員已經有了不錯的開始,但他們需要找到一種只針對巨噬細胞的方法,才不會讓全身產生副作用。他們還需要精確校準藥物,使其既能治療IBD,又不會因為關閉發炎抗病的機制,而使病人容易被感染。研究人員目標五年內展開臨床試驗。

英國克隆氏症和結腸炎慈善機構人員魏克曼(Ruth Wakeman)說:「這項研究是令人興奮的一步,我們希望有一天世上不再有克隆氏症和結腸炎。兩者是複雜的終身性疾病,目前無法治癒,但這些研究正在幫助我們回答一些有關病因的重大問題。」

DNA 癌症

上一則

紫蘇整株可食用 4大功效抗發炎、補充礦物質

下一則

一顆粽子熱量高達600大卡 國健署3招健康過端午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