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指認孟喬內攜帶背包是自家產品 品牌創辦人遭恐嚇

川普關稅威脅逼近 企業說服不了他改變 消費者忙囤貨

心房顫動難發現 增中風機率 年齡愈大發生率愈高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節律功能異常,會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圖/123RF)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節律功能異常,會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圖/123RF)

心房顫動發生率隨「年紀」增長而提高,60歲以上平均每25人中有一人心房顫動、80歲以上則是每10人就有一人。心房顫動會使血液滯留在心房內產生血塊,有九成的血塊會在「左心耳」處形成,也是最容易產生堵塞的位置,因此心房顫動患者要慎防「中風」或「心肌梗塞」發生。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臟節律功能異常,心律不整的患者經常會突然出現心悸、胸悶等症狀,但很快就消失,多數患者在初期會不以為意,往往都是在中風後,才發現有心房顫動問題。心房顫動最常合併的併發症,包括中風、心衰竭,或是心跳過慢導致暈厥等,這些併發症都可能威脅到性命。

中風風險 較常人高8到10倍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威達表示,被診斷為心房顫動的患者,有非常高的機率會導致中風,根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的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與一般人相比是8到10倍。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或是心肌梗塞,醫師多會給予抗凝血劑降低中風機率,但抗凝血劑使用者與一般人相比更容易出血,反而形成新的困擾。

抗凝血劑 導致常解血便

陳威達曾收治一位患者,去年被診斷有心房顫動,為了避免中風,患者依照醫囑服用抗凝血劑,但服用一年來,患者沒有中風,但腸胃道三天兩頭出血,常解出血便,讓他誤以為是大腸癌,雖然及時發現與抗凝血劑有關,並透過調整藥物等方式改善,但患者卻擔心下一次出血不知道會發生在哪一處器官。

某日患者早起時嘴唇破裂、血流不止,無奈向醫師求助「有沒有除了服用抗凝血劑以外,預防中風的方式?」陳威達說,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使用抗凝血劑,如懷孕的婦女等,因此,如果要避免心房顫動引起中風,部分情況會採取手術治療,透過手術將左心耳封堵,效果如同使用抗凝血劑一般。

封左心耳 防堵血栓脫落

左心耳是最容易導致心臟內血栓的部位,據大規模研究顯示,如果將心房顫動患者的左心耳封堵,一年內發生中風的機率僅有1%到2%,與服用抗凝血劑相同。陳威達指出,封堵左心耳的方式,是透過心導管進行,將一種固定器安裝到左心耳,封閉左心耳的開口,防堵血栓脫落,達到封堵效果。

陳威達說,使用抗凝血劑目前仍是心房顫動患者預防中風的首要方式,但如果屬於不適合服用抗凝血劑,或是服用抗凝血劑出現嚴重困擾生活的狀況,可考慮採取「侵入式」左心耳封堵手術,達到與服藥相同的效果。

陳威達提醒,心房顫動初期難以被揪出,如果有過心悸、心臟亂跳的感覺,應到心臟內科就醫,透過24小時心電圖,或是其他檢測儀器揪出病因,避免等到中風才被發現是心房顫動患者。

中風 併發症 檢測

上一則

預防失智多動腦 譚敦慈身體力行5重點 接種「2疫苗」降低近4成風險

下一則

15%「長新冠」症狀持續1年以上 女患病風險比男高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