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月經周期與月亮周期有關 主要仍受生物時鐘調控
民間謠傳月亮周期與女性月經周期的時間相近,卻一直沒有研究能證實。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日前發表一篇研究,發現月經周期主要受到生物時鐘調控,但月亮的陰晴圓缺、月球繞行地球的周期,和女性月經周期有微弱且顯著關聯,不同時區產生的關聯性也不同,例如歐洲女性的月經常於上弦月(約農曆25日)開始;北美女性則於滿月(約農曆15日)開始。
★不同時區 關聯性不同
「科學」日前發表一篇法國里昂大學、美國猶他大學與馬凱特大學合作的研究「Evidence that the woman's ovarian cycle is driven by an internal circamonthly timing system」,分析北美(美國猶他州與威斯康辛州、加拿大)與歐洲(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共3024位、多為35歲以下女性的月經周期紀錄,而這些資料分別來自義大利帕多瓦大學及過往其他團隊的兩篇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女性月經周期是受到自我體內的生物時鐘的主調控,但月亮的陰晴圓缺、月球繞行地球的周期,和女性月經周期有微弱仍顯著的關聯,且不同時區產生的關聯不同,如歐洲的數據顯示,上弦月與月經周期起始時間有關,北美則顯示滿月與月經周期起始時間有關。
雖然該研究無法得知為何月亮周期和月經周期有關,但作者根據文獻推測較可能的機制是,生命起源於海洋,潮汐會是影響生物繁衍周期的因素。而類似的系統在生物演化的過程中,仍被保留在不是生活於海洋的生物體內。
作者認為,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生理時鐘與排卵異常或障礙的關係,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如何評估排卵周期,並找到治療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環境+人為 影響因子多
據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報導,慈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謝坤叡指出,這篇研究很難得地收集了相對較大規模的數據,分別有1960年到1997年歐洲女性的月經周期紀錄,包括了2303名女性的2萬6912個周期;及1990年到2013年北美涵蓋多個不同群體的研究資料,包括了721名女性的4786個周期。研究者將懷孕或月經周期超過60天者的資料予以剔除,盡可能在眾多干擾因子的情況下研究出結果。
謝坤叡說明,研究證實女性月經周期的確與月亮周期有關,但月亮周期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調控月經周期的是女性體內的生理時鐘。生理時鐘與地球自轉相關,但並非一分一秒不差;月經周期約略與陰曆或月曆相似的天數而來,也不一定很精準。再加上人種、氣溫、緯度、營養等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初經與月經周期,因此如同研究作者所述,還需要更大規模的族群研究,例如與亞洲、非洲等不同區域合作研究,才能更進一步知道是否在其他地區、國家的女性月經周期也與月亮周期有關。
他表示,但也有可能在更廣泛收集資料後,發現女性月經周期與月亮周期無關,或是關聯性更多、更顯著。
針對研究所述,女性月經周期在歐洲更常於眉月(大約是農曆25日左右)開始,而在北美則在滿月(大約是農曆15日左右)開始。謝坤叡也認為,其代表著人種相近、緯度相近,但不同大陸的環境下,月經周期卻有差異,顯示還有未知或是尚未納入此研究的因素,與人體是否會受自然或環境的影響有關,例如飲食、文化、宗教、社會的不同,甚至因兩個大陸的數據橫跨不同年代,所以還無法得知年代的不同,是否會影響研究結果。
謝坤叡提到,現今有越來越多的人為干擾,例如夜晚過度光照暴露、輪班工作、跨洲旅行,甚至環境汙染等等,都可能影響到人體生理時鐘、女性月經周期,因此除了自然環境的周期,還有許多新的人為因素影響。但目前還不知道,仍需要累積研究,才能更認識女性生理,也才可能發展各種協助或醫療。
(NOW健康https://healthmedia.com.tw/)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