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曼哈頓堵車費5日起開徵 有4條免費路線

放鷹術表演成新年活動 東京濱離宮庭園湧入遊客

預防痛風 少飲酒、少喝肉湯 均衡飲食少攝取高普林食物

台灣痛風人口逐年增加,有年輕化趨勢。(圖/AI生成)
台灣痛風人口逐年增加,有年輕化趨勢。(圖/AI生成)

歲末年終,聖誕、跨年接力上場,加上冬令進補、吃火鍋聚餐不斷,小心痛風發作。

台灣北醫附醫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子閔表示,引發痛風的主因與「飲食」有絕對的關係,痛風患者多有「飲酒」及「嗜喝肉湯」二大飲食特色,呼籲民眾應採均衡飲食,降低攝取高普林食物。

據統計,30歲以上台灣民眾痛風盛行率約3.3%,男性遠高於女性,有年輕化趨勢。一名20多歲男子,常在晚餐或消夜過後,感到肢體腫脹,半夜多次因為「關節疼痛」痛醒,自知可能是「痛風」,僅自行吃止痛藥緩解疼痛,直到30歲時,手指、腳趾及腿部關節出現明顯腫脹,走路受影響,皮膚摸到類似石頭結晶體,只得就醫治療。

吃火鍋可先煮青菜、喝湯,一旦燙過肉品、煮過火鍋料,就不要再喝湯。(本報資料照片)
吃火鍋可先煮青菜、喝湯,一旦燙過肉品、煮過火鍋料,就不要再喝湯。(本報資料照片)

林子閔說,痛風發生原因,常見是攝取高普林食物過多產生「尿酸」所致,一旦體內尿酸過多就會沉積在關節處,或是腎臟功能不佳使代謝能力變差,也可能導致體內尿酸過高,進而引發痛風。

痛風4階段發作

1.體內尿酸過高:但是沒有症狀。

2.急性痛風期:單一關節處會有紅、腫、熱、痛感受。

3.間歇痛風期:偶爾會感受到關節處疼痛。

4.痛風石痛風期:尿酸產生結晶體在關節處形成痛風石,導致關節變形。

林子閔表示,痛風患者通常會在急性痛風期就診,疼痛常發生在半夜或過量飲食後的隔天早上,痛起來像是被千根針扎,只要風一吹過,就會感到疼痛,連走都沒辦法走。不過,患者會在急性期就醫,卻不一定回診,再次就醫很高機率是已經出現「痛風石」,往往關節處都受損了。

「痛風屬於慢性病,沒辦法根治。」林子閔指出,別以為關節不再痛就等於痛風已治癒,通常痛風過了急性期,飲食習慣如果沒有改變,或是身體代謝能力依舊不佳,體內尿酸仍可能持續偏高,需要長期追蹤尿酸數值,穩定後才能評估是否能減藥。

入冬溫度降低,痛風作風險增,醫師提醒應減少飲酒。(本報資料照片)
入冬溫度降低,痛風作風險增,醫師提醒應減少飲酒。(本報資料照片)

林子閔說,通常尿酸高的患者,不單只有痛風問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還高。所以痛風患者不僅要監測尿酸,血糖也必須控制。

預防痛風的發生,最根本的方式是「忌口」。

林子閔指出,痛風患者通常有二大飲食習慣,喜歡喝酒或喝肉湯。從臨床觀察,痛風患者約七成是男性,幾乎都有喝酒習慣,三成則是女性,多數是停經後缺乏荷爾蒙保護,加上飲食習慣不佳,導致成為痛風患者。

避吃高普林食物

林子閔說,如果痛風患者改掉「喝酒」及「愛喝肉湯」的習慣,痛風復發機率會大幅降低,但一定要避免嗜吃高普林食物,如海鮮、加工火鍋料、豆類、香菇等。

坊間謠傳,「只要多喝水,就能降低食物中的普林含量。」林子閔指出,這是錯誤觀念,其實不管水喝得再多,身體還是承受一樣數量的普林,並不會降低罹患痛風的機率。「飲食要均衡,不要單一食物攝取過量」,才能遠離痛風。

關節 心血管疾病

上一則

陳鏞基遠視合併散光 自曝接高飛球「眼前空白」將做一事

下一則

78歲失智翁火爆常衝出家門 醫師分享溝通7大技巧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