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一洲焦點/中國對美威脅、川普效應、洛城世紀山火

小紅書比TikTok更「中國」信息安全、言論自由堪憂

營養大不同 全麥麵包一定褐色 褐色麵包未必全麥

全麥麵包一定是褐色的,真全麥有穀香,可肉眼觀察穀粒和粗糙程度。(本報資料照片)
全麥麵包一定是褐色的,真全麥有穀香,可肉眼觀察穀粒和粗糙程度。(本報資料照片)

麵包出爐時間,烘焙坊瀰漫著小麥香氣,各式麵包整齊排列,主打無油、無糖的全麥麵包,真的是「全麥」嗎?台灣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以台灣為例,全穀製品的全穀含量,至少要占產品含量達51%以上,有些業者會用一般白麵粉,再加上些許麩皮粒,讓外表看起來有麩皮粒,製成「看起來健康」的麵包。

褐色斑點恐是麵粉加麩皮

麵包有褐色斑點,就是全穀?陳姿吟說,這是消費者最大的迷思,「全麥麵包一定是褐色的,但褐色的麵包未必是全麥麵包。」褐色可能是添加食品色素,或是白麵粉混合麩皮粉做出來的麵包,外觀雖與全麥粉類似,卻不是真正的全麥麵包。

陳姿吟指出,全穀必須具有完整穀粒的每一部分,即使經由碾製、壓碎等處理過程,仍要保有穀物原有的麩皮、胚芽及胚乳。全麥麵包、全麥饅頭等全穀製品,也是成分需占總重量的51%以上,才能用「全」來宣稱,包含全蕎麥、全燕麥。

真假全麥麵包 應如何區分

常看到標榜「高纖全麥」、「全麥胚芽」的麵包,陳姿吟說,民眾看到高纖、全麥、胚芽、雜糧等,以為跟健康畫上等號,但如果沒有使用到「全麥粉」,而是小麥粉、麥粉、麵粉,並不是真的全麥。

純的「全麥粉」因為纖維量較高,口感較粗糙,會影響麵團發酵的蓬鬆度,因此有些店家在製作全麥雜糧麵包時,為了增加嗜口性,會加入較多的油脂、糖分,原以為標榜全麥、雜糧的麵包較健康,卻反而因此隱藏熱量陷阱,失去原來的「健康」本意。

陳姿吟說,標榜製作健康麵包的烘焙坊,有些確實使用純的全麥粉,加上獨特的天然酵母發酵,完整保留全穀物的五穀雜糧,也詳細標明出內容成分。但因為一般的全麥粉筋性不足,也有些業者會再拌入高筋麵粉。

至於真全麥和假全麥該如何分辨?她說,可用肉眼觀察穀粒的含量以及粗糙程度,全麥麵包的味道通常比較濃郁,帶有穀物天然香氣。

精製過的雜糧 並非全穀物

另外,標榜「雜糧」也不一定是全穀,可能參雜了其他精碾或加工過的穀物。例如,紅薏仁是全穀,但是去掉麩皮後,就變成白薏仁;有些穀物為了口感,也是去掉麩皮甚至胚芽,成為「精製澱粉」或「精製型穀物」,營養大不同。

一般來說,消費者很難分辨真正的全穀類,看到「有機、天然、多穀」,就以為比較健康,但有許多是經過精製後的成品,營養價值少了許多,和未精製的全穀雜糧類,不能混為一談。

五穀粉、十穀粉 未必全穀

有些人會泡多穀粉來喝,覺得比較健康,陳姿吟提醒,仔細看標示,包裝上會寫「多穀」,是因為添加了非穀物的製品,所以依法不能稱為「全穀」。她強調,「多穀」不等於「全穀」,有些號稱多穀的食品,有可能是多種精緻澱粉或精緻型穀物製成。

以台灣為例,產品若僅含單一穀物,可以該穀物名稱為產品命名,例如全麥麵包、蕎麥麵條、燕麥片等;而產品混合了二、三種穀物的全穀粉,則稱之「全穀食品」。雖然「多穀」還是比單一精製澱粉好,但要注意成分標示,是否有麥芽糊精、糖等添加物。

要特別注意的是,強調健康養生的多穀粉,含有豐富鉀、磷成分,且五穀雜糧磨成粉後,膳食纖維被破壞了,只剩下澱粉和醣類,吃多了可能變胖,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也不適合飲用,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全麥麵包。(圖/AI生成)
全麥麵包。(圖/AI生成)

上一則

小心中風 氣溫驟降又變冷 醫師籲三高患者要多加注意

下一則

手腳長期又冰又痛 恐患隱疾應急救醫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