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涼夏
聽蟬鳴夏,看荷聞香,是夏日最愜意的事。夏因荷而美,荷因夏而香,而所有的夏日之美,都抵不過滿池滿湖的荷花盛開。漫漫長夏,處處浸染著荷香。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古詩句裡荷花的千年幽香,也在盛夏瀰漫。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云何處最花多?」這是蘇軾〈浣溪沙.荷花〉裡的詩句,第一次讀時,我就莞爾一笑,自言自語說:「俺老家南湖村。」
老家是南粵一個小村子,在縣城南面,南門橋邊,一河之隔。村前有一個橢圓形的湖,和村子一般長。不同於其他村子的池塘,這湖是活水湖。湖東頭連接一條小溪,溪水源源流入。湖西尾也連接一條小溪,湖水涓涓流出。除了洪澇,湖水終年清冽透亮。我們村就因為這湖而得名。
小時候,湖裡一直種著荷。夏天,滿湖飄香,荷葉田田,亭亭如蓋。花開時,一花一葉,紅綠相襯,美不勝收,正是「千層翠蓋萬紅妝,清風拂面送荷香」。
每年的六、七月,荷花開得最多最盛最美。那時,除了上學和必做的家務,我幾乎整天都在湖邊逗留,不是釣魚摸蝦,就是摘荷花、摘蓮蓬。頭頂一塊荷葉,左手拿幾朵荷花,右手執幾個蓮蓬,腋下夾幾支釣竿,就是我歸家的模樣。回來時,那一湖的荷香也被我捎回來了。
但是,每次出去或歸來,總免不了被大人責罵。祖母總是凶巴巴說:「不怕被熱死嗎?」「不熱啊!」我總是這樣答。我不是嘴硬,是真的不覺得熱。可能當時年少不怕熱,或者那時沒有現在這麼熱,也或許那一湖荷香把熱氣蓋過了。
每日對著香荷,當微風徐徐吹來,碧綠的葉子,粉紅的荷花,左搖右擺,輕輕晃動,心氣也隨著蕩漾,感覺就是沁涼涼的,何熱之有?
小學有位女同學名叫雨荷,當時,我很羨慕也很嫉妒,不明白她為何有那麼美的名字。後來看《還珠格格》,看到大明湖畔有個夏雨荷,我又樂了。瓊瑤阿姨和乾隆大帝都愛雨荷呢!乾隆還寫了一首七言絶句〈雨中荷〉:「片雲驅雨過荷塘,綠蓋難遮紅錦裳。徙倚水亭清俗慮,初禪堪悟色聲香。」
雨荷,誰不愛呢?不管是雨中還是雨後,無論是葉子還是花,都比平時更潔淨、更漂亮、更養眼,香氣更濃郁。雨珠滴落在荷葉上,就像閃亮的珍珠撒落在青玉盤裡;粉嫩的花朵沾滿晶瑩的水珠,比出水芙蓉更加嬌豔,那美態,那神韻,令人莫不為之悅動。明朝高僧釋妙聲為此寫下這樣詩句:「濯濯雨中荷,粼粼花底波。銅盤寫珠露,雲錦落銀河。」
有香荷相伴,少時之夏,在我記憶中就是清涼。其時,我也以為荷只生於我村。相鄰的幾個村子,每村都有池塘,但都是死水,很濁很髒,都沒有荷。距離我家十多公里的外婆村子,也有池塘,但也沒有荷。高中從課文讀〈荷塘夜色〉時,我對兩千公里外的北京有荷花感到驚奇,且心生疑竇:作者是不是看花眼?荷花怎麼是白色的?因怕鬧笑話,我沒問人。
第一次去杭州西湖,是盛夏,七月中旬,天氣像我年輕的心一樣熾熱。但是,去到「曲院風荷」那地方,看到古樸的亭台軒榭和滿眼的紅荷綠葉,我好像走進清涼世界,身心即時清爽起來。同行的閨密更是朗聲吟誦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微風輕吹,荷葉隨風湧動,荷花隨風輕搖,花映人面,花香撲鼻,那時那刻,我如沐春風,「又得浮生一日涼」。
在廣州生活期間,距離我家最近的公園有一個小有名氣的荷塘,每年六月中,荷花準時綻放。這是我自認最佳的一個避暑勝地,每一次,都是為荷而來。
還有一個地方,我每次去,卻是因為蓮藕和荷葉茶。那是一家以荷為主角的飯莊,整體構造是一個「回」字,單層,建材幾乎全是竹和木。東邊正門進入,以及南邊北兩邊是餐廳,西邊是廚房,中間露天是荷塘。
鎮店招牌菜是荷香雞,但我更喜歡的是蓮藕和荷葉茶。荷葉茶有淡淡清香,入口回甘,像綠茶,清熱減脂,利口利身。蓮藕無論怎樣搭配、怎樣烹煮都好吃,非常粉糯,鮮嫩甘甜。綠豆釀藕片、蓮藕炆豬手、蓮藕排骨湯等,都十分美味,一箸入口,齒頰留香,令人念念不忘。有次去,看到荷塘獨開一朵花,我當即詩興大發,作一首打油詩:「荷開一枝花,尋香入酒家。碗藕飽口腹,清熱荷葉茶。」
臨水而坐,對著一池香荷,熏著香風,吃著美食,喝著清茶,即便再燥熱的夏天,也在這氛圍中涼下來。(寄自賓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