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曹老師(上)

四月二十三日,突然收到老同學葉恆的訊息,告知曹志忠老師當天淩晨因腦溢血突發,已不幸辭世。這個突來的噩耗,讓我悲傷、震驚,又無限惋惜。我的思緒,不禁回到四十年前和曹老師初識的日子。
那是八○年代初期,我們文清路小學五班剛從四年級升到五年級,便聽說要調來一位新班主任。
五班是個特殊的集體。以前我們年級只有四個班,後來校領導決定,從每個班中抽一個組,形成第五班。開始同學們間都不太熟悉,因此有些混亂,於是學校派來了富有帶班經驗的董桂鳳老師任五班班主任。在董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互相了解、友愛,集體榮譽感愈來愈強,在各項比賽中都取得了好成績。
我們這些男孩們雖然調皮,但都服董老師,願聽從她的指揮。聽說要來新班主任,而且還是個剛從師範畢業的年輕老師,我們不由得既不捨董老師離開,又對這位新老師充滿好奇和疑惑。
新老師來了。那是一位非常年輕的老師,也就十八、九歲的樣子,中等個子,臉龐白淨,兩眼明亮有神,嘴唇上一層淡淡的茸毛。他自我介紹後,便轉身在黑板上寫起字來,開始講課。同學們好奇地觀察他的舉動,他語速很快,我們有些跟不上,教室裡有人開始竊竊私語。就這樣,我們和曹老師認識了。
十一、二歲的孩子還是很淘氣的,而且往往精力過剩,男同學之間經常打架。小時候的我更是急性子,幾句話沒說好,便常會與人打起來,我和班上的很多男同學都打過架,但彼此也不記仇,正所謂「不打不相識」,打後反成為了朋友。
有一次,曹老師正站在講台後講課,同學們在下面嘰嘰喳喳,有幾個男同學又打起架來,我跑過去勸解。曹老師看到課堂秩序如此混亂,鎮管不住,不禁發了火。他吼叫著,連拖帶拉,把我們幾個男生全趕出了教室。
站在教室外,我們面面相覷,沒想到新來的老師會這麼厲害。我還覺得有些委屈,我明明是去勸架的,怎麼也被趕了出來?於是,我們更加想念董老師,甚至想過去找校長訴苦,把董老師給換回來。
沒想到,曹老師不久後就開始贏得同學們的好感。他謙虛地向董老師等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學到了很多教學經驗,課也講得愈來愈好了,我就是那時候真正喜歡上初等數學的。
而且,曹老師非常熱情,他知道我們好動坐不住,便下課後也不離開,帶著大家踢足球、打籃球。那時曹老師相當年輕,充滿活力,足球籃球都打得好,讓我們不由得佩服,覺得他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這樣玩玩鬧鬧,我們對曹老師就更了解、更親熱;曹老師也熟悉了我們每個人的個性,管理起來便更得心應手了。
有一次課間休息時,我正在和幾個同學「鬥雞」(一腳用手挽起,一腳獨立,然後向對手衝去,誰先摔倒就算輸的遊戲),曹老師匆匆跑過來,氣喘吁吁地對我說:「快,快去校長辦公室,少年報給你打電話了!」
暑假時,在董老師的指導與鼓勵下,我寫了一篇作文,投到少年報組織的全國少年作文比賽。過後我漸漸忘了此事。在校長辦公室裡,我接過電話,裡面傳來一位男子的聲音:「你的作文,有沒有參考別的作品?」我來不及思考,馬上就回答說:「參考了。參考了『少年文藝』的一篇小說。」曹老師坐在我旁邊,雙眼緊張地盯著我,一會點點頭,一會搖搖頭。
過了兩個星期,少年報通知我們說,這篇作文獲得全國三等獎。後來,曹老師惋惜地對我說:「當初你不說參考了別人的文章就好了,就可能得二等獎。」
八○年代初期,國家剛從文革動亂中出來,開始了改革開放,人心大都還稱得上淳樸。學校保留了一些傳統活動,比如,經常組織學生們參加義務勞動。那時,自然環境也沒有被破壞,尚存不少原生態的景致。
文清路小學旁有個生產隊,在校園附近有大片的菜地,種滿了各種綠油油的瓜果蔬菜。校園的前面、後面和左邊,都是大片大片的水塘,平時生產隊隊民常從水塘中挑上水來,精心澆灌菜園,一派田園風光。學校亦會組織學生們在校園前後除雜草、清理垃圾,有時候幫生產隊做些事,以培養鍛鍊學生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的精神。
一天,我們正在學校後門外清理垃圾,有個同學不慎掉進水塘裡去,大聲呼救。在那個時代,我們從小接受英雄主義教育,都想當見義勇為的英雄,見狀連忙衝過去,想把那落水的同學拉上岸來。我正速跑著,突然感覺左腳掌一陣劇痛,原來是我不慎踩到一個尖銳的金屬上面,金屬穿透了膠鞋底,深深地扎進腳掌裡,鮮血直流。英雄沒做成,我反倒坐在地上,再也站不起來了。
曹老師聞訊匆匆趕到,他二話不說,背起我就往校醫務室跑去。那時正當盛夏酷暑時季,我伏在曹老師背上,能看見汗水像小溪一樣,從他的頸肩上流下來。到醫務室包紮後,曹老師又把我背到他的辦公室,讓我躺在他的辦公桌上,然後一邊批改作業,一邊陪著我,直到我父親匆匆趕來,把我接走。那時師生之間,是多麼的淳樸自然啊。(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