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臭豆腐
兒子在我們陝西咸陽街頭看見臭豆腐,花了十元買了五塊,給我們嘗嘗,以解我們的鄉思,也使我想起許多往事。
我在杭州長大,在河坊街的杭初讀了三年。我是通學生,因為家離學校不遠,中午小跑回家吃飯,每天要在街上來去幾趟,時常在街上遠遠就聞到一陣氣味,臭中帶香,香裡含臭。走近看見一群人圍著一副挑擔等著吃臭豆腐,氣味就是從那裡來的。挑擔一頭爐頭裡生著火,鍋裡正在炸臭豆腐,另一頭擺著豆瓣醬、辣椒醬、芝麻醬的瓶瓶罐罐。
臭豆腐炸好後,攤主用筷子在豆腐中間扎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等調料澆灌進去,再在豆腐上灑些剁辣椒。有的人站在邊上現場開吃,有的人用竹籤穿幾塊帶走。
臭豆腐這東西很奇怪,沒有炸之前,擺在盤子裡,灰濛濛的,有些臭氣,一下油鍋,臭氣四散;過一會兒,臭氣減弱,冒出油香,慢慢濃香誘人,加上調料的烘托,一口咬下去,皮酥內軟,滿嘴熱乎乎的香氣,感到很奇特,很過癮。
所以臭豆腐給人的感覺是聞起來臭烘烘,吃起來香噴噴,香中帶淡淡的臭味,這正是它引人之處。
前些年我們去深圳兒子家,回來經過武漢和長沙,看見當地的臭豆腐是黑乎乎的,而江浙老家的臭豆腐是黃褐色,看起來較為悅目。岳麓山入口處一家挨一家的臭豆腐店,都在臭香上大做文章,有的在牆上刷標語:快來品嘗臭豆腐,發現你的味覺新世紀。有的掛出橫幅:臭豆腐,膽小者不敢嘗,敢於冒險的人才能領略其獨特魅力。
我們也就冒一回險,坐下來品嘗。長沙的臭豆腐外形比江浙的大,和半包菸差不離,墨黑一大塊,外觀不如我們老家的嬌小玲瓏,但外焦裡嫩,咬一口,香氣四溢,名不虛傳。
記得五○年代油炸臭豆腐,一毛錢能買四、五塊,價格低廉,普通大眾能消受得起,因此受到歡迎。兒子前幾天是十元買五塊,也就是說,現在的十元大約和當年的一毛錢差不多。
說起臭豆腐,我又想起老家杭州的另一美味:菜鹵豆腐。那年暑假回老家,在清河坊一帶轉轉,回憶幾十年前的情景。那時我和同學常去大井巷胡慶余堂看他們養的鹿,也常去王星記看他們紙扇、絹扇的扇面,每次快到孔逢春就聞到陣陣花粉香,初中畢業在毛源昌配了第一副近視眼鏡。
我正在回憶,突然我們看見一副挑擔停在人行道上賣菜鹵豆腐,我如獲至寶,立即要了兩碗,老伴和我站著呼嚕呼嚕吃完,了了多年的心願。
老家的菜鹵豆腐,是把蒸熟的豆腐放在醃過雪裡紅的菜鹵裡再煮約半小時。鹹鮮的湯水滋味流淌在老豆腐的孔隙中,細孔浸滿了湯汁,很鮮很鮮,豆腐綿軟,帶著老豆腐獨有的嚼勁,回味無窮。幾十年後想起,就不由嘴角流口水。
故鄉之思永遠存活在腦海裡、齒唇間。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