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新聞周刊獨家:牧師支持進入教會查緝前科犯無證客

某些富豪屋主與保險公司聘私人消防公司幫忙救火

軍眷實物配給

什麼叫做「軍眷實物配給」?生長在現代的年輕人,對這特殊名詞想來非常陌生,可是對我們這些跟隨父母,早期從大陸來台的這一代人,「軍眷實物配給」這名詞,終身難忘。

家父早年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即一直跟隨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歷經抗日與國共內戰。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一家八口在台北安家後,面對的問題便是生活。人口突增的寶島台灣,物資匱乏,生活至為不易,如果當時沒有軍眷實物配給,眾多的軍人眷屬,生活就成大問題。

所謂的軍眷實物配給,是由政府按照眷屬家庭的人口多少,來配發柴、米、油、鹽四項實物。家庭成員按照年齡,分大口與小口,小口吃的少,配給的量也少。一九五○到一九六○這十年間,我家定居南投,實物配給就由當地的「軍人之友社」運送到家。下面就分別來談談當時的柴、米、油、鹽。

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項實物,是烹飪與燒水用的燃料。那時代,沒有木柴燃料,也沒有天然煤氣,大家通用的是煤炭。記得剛開始配送的燃料是一種生煤處理過的焦炭,重量較生煤輕很多的塊狀物,約足球大小,從裡到外充滿了小孔洞。

送來的焦炭塊,因為過大,不能直接放進爐灶內使用,必須把它打成拳頭大小,因此每月領到這些焦炭後,就由兄弟中的兩人,負責將它們打成小塊。這活得花半天的時間,在院子水泥地上,用釘錘不停地打,打成大小適中的小塊後,再堆放到後院廚房屋簷下備用。

敲打過後的水泥地上,剩下一大堆的碎炭。在那物質匱乏的時代,不能浪費任何東西,兄弟倆又到附近的荒地,挖回一小桶的黃泥巴,將碎炭、炭灰與黃泥巴合在一起,加上水後,用手搓成棒球大小的煤球,曬乾後便是另一種可用的燃料了。敲完焦炭後,兄弟倆的臉頰都快變成黑人了,用手帕清潔一下兩鼻孔,全都是黑烏烏的。

幾年後,焦炭改成為「圓柱煤」,是用碎炭加泥巴,用水攪和後,放入鐵模內壓製而成,圓柱從上到下有十多個小圓孔,曬乾後大小正適合當時的爐子。這種圓柱煤很耐燒,火力也強,一天一個,就夠全家人煮飯燒水用。

台灣因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南部甚至每年可種植兩次水稻,因此盛產稻米。配送到家的「在來米」,很適合我這吃米飯長大的南方人胃口。吃了幾年的在來米後,台灣的稻米供應出現問題,配米量因而減半,減半的部分由紅薯代替,每日的主食一下子變成了紅薯米飯,剛開始時,非常不習慣。幸好這情況維持了不久,紅薯改為美援麵粉了,米飯與饅頭隔天輪流吃,還是不習慣,不過比紅薯米飯要好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裝麵粉的布袋材料蠻結實的,雖然布袋上印有「美援」兩個大字,還有雙握手的畫面,但是能幹又節儉的眷村媽媽們,利用這些麵袋布料,為小孩做汗衫或內褲穿。在眷村裡,不時會看到標誌著「美援」的一群小孩子們在戶外玩耍。

配給的油,不知是用何種植物種子壓榨出來的,使用時,如果不先用高溫加熱到冒煙,炒出來的菜會有股怪味道。每月的配給油總是不夠用,因此必須自購其他的油來補充,當時最受歡迎的便是豬油。

在那困難的年代裡,因為吃的肉不夠,吃完飯後,很快肚子便餓了,多吃點豬油,是解決這問題的一種好方法,更何況,用豬油炒出來的菜味道特別香。豬油一般都用肥肉煎熬出來,但是最香的豬油,是來自一種網狀片的豬脂肪,煎完油後的油渣子,是小孩子們搶著吃的美味。

我總不明白,為什麼當時要配給鹽巴,台灣四面環海,生產的海鹽又多又便宜,更何況每月也用不著那麼多的鹽。但是想一想,政府能夠不論貴賤多少,每月按時送到家,軍眷們都是感激在心的。

實物配給制度持續了十幾年,後來將實物改成現金,每個月初,再也見不到運送實物的「軍友社」人員了,現在回想起來,還特別懷念這段艱苦日子。

足球 高溫 黑人

上一則

紐約藝文界百大權勢人物 唯一華裔洪惠瑛入選

下一則

遺失80年 莫內畫作「海濱」物歸原主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