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要求巴拿馬運河降低過境運費 川普:否則歸還美國

今年最慘億萬富翁 LVMH執行長財產蒸發250億

內部發行的神秘參考消息(下)

一九八二年夏天,我考取復旦大學新聞系研究生,可以進出教師閱覽室,這才發現那裡的書報架上,居然還有香港的大公報和文匯報。儘管這些報刊均屬左派喉舌,但它們在大陸與普通民眾仍是隔絕的,所以參考消息也會適當引用它們的一些言論和評語,算是補足港澳方面的反映。

我翻閱香港報紙的第一印象,是它們的版面遠比大陸的要多和充實,記者的報導用語相對輕鬆隨和,不怎麼拘泥守舊,印證港澳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仍具與海外一樣的寬鬆局面。

兩年後我進入美國的密蘇里新聞學院深造,同學中有好幾位來自北京國際廣播電台、中國建設雜誌和新華社等國家級新聞單位,其中有兩位大姐正是參考消息採編部的幹員。

據她們介紹,她們每天都需閱讀眾多外電報導,從中擇選相關信息,然後準確地譯成中文。她們也須趕在半夜截止期前完稿,以便次日及時見報。她們獲取碩士學位後皆按時歸國服務,在原單位成為挑大梁者,其中一位大姐還熱心地幫我捎帶一個玩具對講機,給我尚在上海的四歲兒子,我對此一直心存感激。

自去國後,我就未再碰觸過參考消息,最近加以關注後,方知它的發行面已逐步擴大,九○年代甚至擴大到全體民眾,報頭下方的「內部刊物」被「限國內發行」取代,使它原有的神秘面紗大體上被揭開撕去。在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國家裡,公共信息本應由所有民眾共享,人民自有知情權。國外媒體的報導和言論本是公開之物,無涉國家機密,何需人為地封閉緊鎖?

如今互聯網早已深入普及,地球村所有居民都能輕而易舉地天涯相通。即便在中國大陸,稍有電腦常識的人,照樣能想方設法地翻牆獲悉外界聲音,再不用像以往那樣冒坐牢危險去收聽敵台。不妨估量一下,今後的參考消息還能一如既往地,確保它素來具有的神奇參考價值嗎?

只可惜現實情況似不容樂觀,明顯的例子是我們年初回國探親,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居然連谷歌雅虎等極為普遍的搜索引擎,都不能在電腦上獲取並使用,分明是遮遮掩掩,生怕有人翻牆了解外界,這與口口聲聲的所謂四個自信怎麼能對上號? (下)

香港 雅虎 谷歌

上一則

哈佛畢業生張建泰 打造AI一條龍服務

下一則

綠的變奏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