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與鐵公雞(四)
當時我們系有十幾名中國學生,這在早期留學族群中算是大系了,大家互相也比較幫忙。剛出國那幾年,好多人家屬還沒去,剩餘時間比較多,除了念書,得閒就結伴到學生活動中心喝啤酒、打檯球、乒乓球,像一群快樂的單身漢。周末還常常聚在一起包餃子、打牙祭。只有紀貢很少跟我們攙和,他在離學校挺遠的地方租了一間房,每天騎輛到處叮噹作響的破自行車來學校。
中午大家一起吃飯時,發現他除了雞蛋就是雞腿,很少有其他肉類,而且常常一連幾天吃一模一樣的飯菜,徹底坐實了「公雞」之名。後來有好事者打聽到,紀貢周末要做一大鍋燒雞塊,分別盛在五個飯盒裡,每天帶一盒。簡單又省事,除了你的胃受不了。
在加拿大生活,雞蛋和雞腿是最便宜的蛋白質來源。我們讀書的那些年,花上區區六毛九分加幣就能買一磅雞腿、九毛九分就能買一打雞蛋,特價時的雞腿是四毛九分一磅。這些從現代化養雞場出來的「貴妃」們豐腴肥胖,肉質卻絲毫談不上鮮美。
吃著加拿大味同嚼蠟的肉雞,常常記起在國內做紅燒雞時那滿屋的香味兒。那是從集市上買回來的,農民兄弟用五穀雜糧餵大的雞。這些雞說不定還時不時放出去,漫山遍野找活食吃呢。當時只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才剛剛出現西裝雞,它們掛著高出普通雞幾倍的標價,驕傲地躺在貨架上,毫不掩飾地顯擺「西裝」優勢。
在它們的故鄉加拿大,西裝雞已是鋪天蓋地了。在超級市場的肉櫃上,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西裝雞,有整隻的,也有分解了的。雞腿肉老,價格比較便宜,而雞翅膀、胸脯就貴一些。(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