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瞭望/311震殤後 日本建築法規全球最嚴
![日本東京一所小學實施防震演練,學童練習使用護墊護住頭部。(路透)](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1/23/2880434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日本能登半島元旦發生規模7.6強震等多起地震,致使屋倒路裂並引發火災,許多民眾離家避難。日本的防災措施雖未臻至善,但專家指出,歷經2011年311震災的日本有許多值得取法之處,包括實施嚴格建築法規、充分訓練民眾防災意識以及投資防災相關的基礎建設等。
美國「財經內幕」報導,日本數10年來持續精進防震準備。歷經二戰後的一連串天災,日本在1961年推行「災害對策基本法」,增加應對地震、洪水等的投資和規畫。
目前日本建築法規的嚴格度在全球數一數二;日本工程師數10年來研究地震如何影響房屋,鑽研防震工法。據報導,日本設計出新建築,可隨著地震活動搖擺,而非保持僵直導致建築結構承受壓力。在高樓建築,鋼和橡膠製成的護墊等有助吸收部分地震搖晃;許多老舊建築也重新整修以便更抗震。
華盛頓郵報報導,日本每次強震後就檢視損害並更新建築法規;上次重大法規更新是在1981年,引入抗震建築的新標準。不過有日本防災官員說,能登半島或其他相對偏遠且都市化不高的地方,有許多建築建於1981年前,仍有受損和倒塌風險。
日本也致力讓民眾對於災害居安思危。1960年,日本將9月1日訂為防災日,增進民眾防災準備。曾住在日本的奧德瑞奇(Aldrich)向財經內幕說,在日期間每年防災日會和鄰居從事防災演習,也練習使用止血帶、手臂骨折時用的支撐帶及如何滅火等。
學生會參與地震演習,政府會實施模擬訓練以檢驗準備程度。政府也鼓勵民眾隨時準備緊急物資箱。2007年,日本氣象廳啟動地震預警系統(EEWS)。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Alert)也可讓日本民眾在電視、廣播和手機接收警報。
日本的充分經驗和資金也讓其能強化防震基礎建設。英國衛報報導,當年311震災中,應變團隊能快速修復道路以提供災區協助。2021年一份世界銀行報告指出,日本從311震災學到許多,包括改善供水基建、強化供應網路電力的海底電纜備用設施等。
奧德瑞奇也說,311震災的最大教訓莫過於改造核安規範。當年災害以來,日本核電重啟的步伐不快,33座核反應爐中尚僅重啟十幾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