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府中文教師學會 探討AI中文教學
大華府中文教師學會日前在馬州舉行秋季年會,60多位教育及文化藝術人士出席會議,維吉尼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學與文化系教授曾妙芬在會中發表「AI時代的中文任務教學與教學評估」主題報告。
會議首先由大華府中文教師學會會長翁璇致開幕詞,隨後曾妙芬分享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對語言教學的影響。她首先給一線語言教師們一顆「定心丸」,稱AI不會取代語言教師,同時AI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服務於教師和學習外語的學生。
曾妙芬說,在語言教學上,AI可以擔任助教,在語言學習上,AI可充當家教,不過她也提醒教師和學生注意,AI並非專業語言老師,可能缺乏語言教師所具有的、對特定語言功能、語法分析的專業知識,也有可能出錯。
曾妙芬總結四個要點指導教師們使用AI促進教學,並提出注意事項,第一是AI技術無法完全針對個別課堂、老師、學生的需要來設計教學材料,第二是若使用ChatGPT設計教學活動和材料,最後還是需要專業語言教師的加工重整,這有可能更花時間。
第三ChatGPT3.5目前無法達成「同功能多句型」的語言產出,詞彙正確性和水平差異也可能存在偏差。最後若過分依賴Chat GPT,語言教師的思考會僵化,甚至逐漸失去教學創造力和專業思辨能力。
曾妙芬總結稱ChatGPT沒那麼牢靠,專業素養能力最牢靠;她也分享一套完整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任務型教學單元」,向教師們呈現如何從「我會」陳述(can-do statements)出發,設計任務,採用真實預料,將任務教學法與科技工具結合,提高中文教學的效率。
除了主題報告,還有兩位特邀講員分享教學經驗,馬州米德高中教師戴靜分享「開啟教學寶藏儲備:設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學活動」,著重討論寓教於樂的課堂活動在語言教學中的有效性。
另一名特邀講員是中文教學品牌Rita's Chinese Academy創建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中文教師范書紅,范書紅帶來「從聲調到句調:針對非華裔學生教授中文語音系統的一種可能性」,詳解中文語音教學的特點及中文發音訓練的內容和步驟。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