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副手范斯:對美國而言 台灣比烏克蘭還重要

CBS:川普大規模遣返計畫每年花費約880億

城鎮傳真/身登燈塔岩 體驗青雲梯

燈塔岩。(作者提供)
燈塔岩。(作者提供)

「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在驅車前往華盛頓州燈塔岩(Beacon Rock)州立公園的路上,詩人李白的這首充滿玄幻色彩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一直在我心頭縈繞不去。

出發前我是做了些功課的。這座位於哥倫比亞河峽谷出口處的燈塔岩,是5萬7000年前一座古老火山噴發後留下的渣錐的核心,是一整塊巨大的上古玄武岩柱。西部探險家劉易斯和克拉克給它取了「燈塔岩」這個名字,寓意它像一座高高的燈塔,屹立河畔,指引航向。

登頂山路 52個急轉彎

網路上說,燈塔岩的三面峭壁因為安全考量已經被禁止攀爬了,只有西北面岩壁上的一條山路可以輾轉通往岩頂。這條山路雖然只有一英里長,卻有52個急轉彎;一旦登頂,整個哥倫比亞河峽谷將盡收眼底,可謂風光無限。

步道起點。
步道起點。

這會不會就是李太白想像中的 「青雲梯」 的模樣呢?我的思緒飛了起來。雖然網路上的照片看得我有些頭暈,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還是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燈塔岩的14號公路,希望能親身體驗一下詩仙描寫的那種平步青雲,與天比高的豪邁。

14號公路橫貫華盛頓州南部,與西去的哥倫比亞河比肩而行,燈塔岩州立公園就坐落在這條觀光公路的南側。車子在路上跑,人如畫中遊。左手邊是長滿蒼松翠柏的峭壁,右手邊則是浩浩蕩蕩的哥倫比亞河,美不勝收。這景色如果換成山頂視角,一定更震撼吧。

我心裡盼望著,一路疾馳,從華盛頓州溫哥華市出發,不到一小時就來到了燈塔岩腳下。托這條山路的福,此處攀岩已不再需要器具繩索,只要有合腳的運動鞋就行,權當它們是「謝公屐」了。我深吸一口氣,緊了緊鞋帶,昂首踏上了登山步道。「青雲梯」,我來了。

步道的起點樹木陰翳,路邊的宣傳牌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午後的陽光零星地穿過枝葉斑駁地灑在牌子上,引得遊人們紛紛駐足閱讀。走到近前才發現,原來牌子上圖文並茂地描述的是這條「青雲梯」的由來。

花1美元 買下整座山

故事要從100多年前的一戰時期說起。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本來打算把這燈塔岩炸掉,然後將石頭用於哥倫比亞河口的防禦工事。當時住在俄勒岡州的一位叫亨利•比德爾的商人兼工程師卻對這座石頭山情有獨鍾,不忍看它粉身碎骨,於是花了一美元把整座山買了下來。據比德爾自己說,他買下這座山的目的就是想要修一條通往岩頂的路。估計這樣他就能時時登臨,飽覽哥倫比亞河谷的壯麗景色了。這浪漫主義氣質可一點也不輸給詩人呢。我心裡讚歎。

歷時三年 鑿出山路

比德爾先生更是個雷厲風行的實幹家。買下這座山之後,他和兒子一起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歷時三年,成功開鑿出了這條被使用至今的山路。站在山腳仰望這條盤旋上升的「青雲梯」,我從心底佩服起這對父子超乎常人的願力與毅力。

叫它「青雲梯」其實不算太誇張。這條路其實是一段段依山勢在岩壁上鑿出的凹槽,然後藉由22座木橋連接而成的。路內側就是岩壁,外側只有及腰的護欄。因此,整條路看起來就好像是掛在山壁上似的。最狹窄處,對面兩人都需要側身才能通過。修路的時候比德爾先生一定想不到有朝一日會有這麼多遊客同時光臨吧。

「青雲梯」的設計十分巧妙。山路的每個轉彎都安排得恰到好處。不僅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岩體的原貌,而且靠近河谷一側的每個轉折點都是一處觀賞美景的絕佳位置,只要你不恐高。

死抓護欄 腿狂發抖

山腳部分的路還算平緩,但隨著海拔逐漸升高,路也變得愈來愈陡峭,攀爬也愈來愈困難。雖然心裡知道木橋和護欄都修得很牢靠,但當看到高聳入雲的樹梢慢慢退縮到了腳下的時候,我的頭腦終於無法說服我顫顫巍巍的四肢了。我只好一手死死抓著護欄,謹慎地緩緩向前移動。另一隻手則不自覺地緊緊護住上衣口袋,怕兜裡的手機竄出來跌落懸崖而粉身碎骨。特別是走在木橋上的時候,低頭就可以看見碎石沙礫從木板縫隙間紛紛滾落山底,耳邊不停傳來的「沙沙」聲令我的腿不受控制地發起抖來。

愈往上山路折返得也愈頻繁。從起初的幾十步一轉折,變成十幾步,以至於幾步就一轉。我雙眼緊盯前方,只管前進,不敢低頭,更不敢左顧右盼,全力克服著高空行走帶來的眩暈與緊張感。「身登青雲梯」的感覺之忐忑與驚悚絕對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心裡苦笑,一時不知該埋怨李白詩作得太寫意,還是吐槽比德爾路修得太豪放。幾次想放棄之際,「愈是恐懼愈要向前」之類的勵志雞湯居然還真起到了些作用。不過主要原因還在於就算打退堂鼓下山,也只有這條恐怖的「青雲梯」可退。

遊客登頂 擊掌相慶

感覺走了一個世紀那麼久,也不知轉了多少個彎,終於看到前面有一塊面積比較大,而且相對平整的大石頭,上面已經或站或坐了不少人。我正準備先在這裡休息一下,喘口氣,卻忽然聽到一聲清脆的歡呼傳來「歡迎來到山頂」。什麼?已經到山頂了?我不敢置信地再次環顧四周,彷彿中了「青雲梯」施的魔法,一下子辨不清身在何處。

循聲望去,大石頭上的人群中站著一個頭戴紅色遮陽帽,身背卡通小水壺的黑人小女孩。她笑容燦爛地大聲向每個剛爬上來的遊客打招呼,汗津津的小臉上洋溢著無比的興奮與驕傲,彷彿她就是這座岩峰的小主人。藍天白雲之下,小女孩的熱情感染了眾人,身邊不時傳來遊客們的應和聲。陌生的遊客之間也在登頂後擊掌相慶,或互問來處,或共享美景,或彼此幫忙合影留念。從他們的交談中得知,小女孩一家六口是早起開了三、四個小時的車,專程趕來攀登燈塔岩的, 而且這是他們第三次登頂了。難怪小女孩會以小主人自居。

1。俯瞰哥倫比亞河峽谷。
1。俯瞰哥倫比亞河峽谷。

一旦確定自己的腳已經穩穩地踩在山頂上了,我這顆懸空了一路的心「呼」地一下子落了地。繼而感到一股豪氣「噌」地從腳底升起,直衝腦門。驚喜伴著驕傲一同湧上來。「耶,成功了。」我雀躍著,右手比出勝利的手勢回應小女孩的歡迎辭。當時如果有鏡子,我一定能看到自己雙眼放光,嘴巴咧到耳根子的樣子。

緊張了半天的神經和全身僵硬的肌肉一下子放鬆下來。腿不抖了,手也可以穩穩地拿住手機了,連走到護欄最邊上去拍照吹風也不發怵了。之前爬山時經歷的那些無法控制的恐懼與沒來由的怨氣也都被當作笑料和一同登頂的伙伴們分享,然後任它們隨著笑聲向四方遠遠蕩漾開去。

極目望去 宛如仙境

站在燈塔岩之巔極目望去,似乎一直可以看到世界的盡頭。遠方雲霧繚繞處是若隱若現的延綿雪山,宛如仙境裡的亭台樓閣。腳下是磅礴浩蕩的哥倫比亞河滾滾西去,堪比天宮外的燦爛星漢。壯麗的山河在午後艷陽的映照下,還著實有些詩仙描述的「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的氣象。這一段的哥倫比亞河剛掙脫險峻峽谷的禁錮,開始逐漸放緩速度,河道也變得無比寬闊起來。雖然河水的流速還不低,但已然沒有了暴躁的脾氣,反倒多了些炫耀的味道,好比一列得勝還朝的將軍儀仗。

山風吹過,耳邊松濤陣陣,幾隻鷹在搖曳的樹梢上空嘯唳盤旋。我真是愛死了這個俯視鷹背的「上帝」視角。凝視稍久,便覺神魂如騎乘在鷹背之上,隨它自由翱翔於廣闊天地之間,再沒有什麼可以束縛得住我的了。此時,我真想張開雙臂,如雄鷹般縱聲長嘯幾聲,大剌剌地對這片天地宣誓主權。

體驗崇高 豪氣干雲

哦,這時我終於恍然大悟了。這不就是李白詩中所表達的那種豪氣干雲,捨我其誰的感覺嘛。由此,他發出了那句千古流傳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言壯語。想來比德爾先生當年一定也是因為體會了這樣的豪情,才決定買下這座山,並拚全力打造出這條「青雲梯」的吧。

記得以前聽人說過,世上有一種美是只有登山才能體會到的,那就是「崇高」之美,而且這種崇高的美感一定要有攀爬過程中的驚險與艱辛為鋪墊才更顯迷人。有了這次「身登青雲梯」的經歷, 我算是把「崇高」體會了個徹底。我佇立岩頂,目光留連於天地山水之間,整個人沉浸在這無比崇高而豪邁的激情中,久久不願離去。

山頂附近的岩壁上有一塊鐫刻有亨利•比德爾名字的銘牌。比德爾先生去世後,他的後人把這座山和這條路一起捐贈給華盛頓州作為州立公園。於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看到亨利看到的壯麗風光,體會亨利體會過的崇高與豪情。遊人們下山時都紛紛向這個銘牌行注目禮,在心中再次感謝這位傑出的工程師的卓越遠見與偉大情懷。

山路上的遊客。
山路上的遊客。

華盛頓州 州立公園 觀光

上一則

談藝/走,上博物館吃美食

下一則

封面故事/灣區2飯店 享「最鬧鬼」盛名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