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最新警報:紐約市明天中午就開始下雪 恐達5吋

加薩停火生變?以色列總理:未收到名單無法推進協議

旅遊/多彩貴州 黔山疊翠秀水碧 

梵淨山老金頂海拔2493米,山下是頁岩堆積的「萬卷書」。 (圖/李丁提供)
梵淨山老金頂海拔2493米,山下是頁岩堆積的「萬卷書」。 (圖/李丁提供)

貴州地無三里平,喀斯特地貌山巒崎嶇,如浪捲,似濤翻,層層疊疊望不斷,水聲潺潺瀉出於兩峰之間,涓涓細流點擊石幔,瀑布輕紗曼舞,歲月鑄就峰巒,山水化作華章。黔東北梵淨山2018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黔南荔波和雲南石林、重慶武隆一起,2007年以「中國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梵淨山 雲梯萬步天路遠

武陵山脈綿延著20幾座高峰,主峰梵淨山海拔2572米,以雲瀑、禪霧、幻影、佛光四大奇觀而籠罩著神祕色彩,孤峰、斷崖、深谷、奇瀑,見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

梵淨山山門。(圖/李丁提供)
梵淨山山門。(圖/李丁提供)

貴州天無三日晴,想在梵淨山遇上晴天挺不容易。我們等待了三天,從銅仁市坐車80公里到山下,步行上山需要攀登數萬級台階。雲梯萬步天路遠,過去鮮有遊人涉足,躲過人為的襲擾破壞。現在建了長3500米索道,海拔上升1200米。隨著纜車上升,仰望梵淨山層巒疊嶂、崖陡如削,俯瞰密林莽莽、峽深風厲。

索道只到山腰,海拔2100米,還要向上攀爬數千台階。我們選擇走森林棧道,原始生態讓登山之路充滿探索的神祕。穿過亞熱帶地區最大的山毛櫸林、冷杉林,遺憾無緣見到珍稀動物金絲猴、林麝和白冠長尾雉。

大自然的奇偉傑作千姿百態,風雨飄搖中萬年不倒,見證著梵淨山的滄海桑田。

蘑菇石億年 老金頂藏寶

「蘑菇石」高10米,一正方形巨石錯位覆蓋在另一長方形巨石之上,看似不穩,卻頂天立地,巍然聳立億萬年。

梵淨山蘑菇石高10米,錯位覆蓋聳立億萬年。 (圖/李丁提供)
梵淨山蘑菇石高10米,錯位覆蓋聳立億萬年。 (圖/李丁提供)

「老金頂」海拔2493米,山頂有座燃燈殿。老金頂山腳有一件骨董,明代「敕賜梵淨山重建金頂續碑」。明萬曆46年,金頂古佛道場重新鼎興,神宗皇帝下旨敕建,由戶部李芝彥撰寫,楷書陰刻,全文1349字,記載梵淨山佛教發展歷史,稱讚梵淨山「立天地而不毀 冠古今而獨隆」,「眾名岳之宗」,表述了梵淨山在當時的崇高地位。

紅雲金頂 山頂2廟罕見

見過「紅雲金頂」的照片,紙上得來終覺淺。站在承恩寺平台遠眺紅雲金頂,海拔2336米的孤峰橫空出世、傲然挺立;盤峰步道上遊人如蟻,金頂建在垂直高度百米的孤峰之巔。登頂必須沿絕壁上鑿出的狹窄石蹬,緊抓嵌入懸崖的鐵鍊,手腳並用向上攀爬石階。

梵淨山明代建的承恩寺。 (圖/李丁提供)
梵淨山明代建的承恩寺。 (圖/李丁提供)
梵淨山紅雲金頂海拔2336米,峰頂分裂為二,分別建兩座廟。(圖/李丁提供)
梵淨山紅雲金頂海拔2336米,峰頂分裂為二,分別建兩座廟。(圖/李丁提供)

灌木如劍戟星羅棋布在壁立的岩壁上。峰頂巨大裂縫「金刀峽」將峰頂一劈為二。一線天之上建一座懸空石橋連接。明萬曆五年(1577年)兩邊各建一座廟,分別供奉釋迦佛和彌勒佛。一座山有兩座金頂很不尋常,兩座金頂還分別建兩座廟更是罕見,梵淨山這著名彌勒道場禪意深遠。麗日下遠近的山巒層層疊疊,色彩自濃而淡,及至最遠處的山巒,已是淡淡的一抹灰藍色的輪廓。

梵淨山處處都是一幅水墨畫,令人心馳神往。莽莽的原始森林中遍布奇峽怪石,頁岩堆積的「萬卷書」、惟妙惟肖的「蘑菇石」、栩栩如生「老鷹岩」等,想起陸游的詩:「石不能言最可人」,石頭無言地記錄著遙遠的故事。

荔波小七孔橋 清麗娟秀

黔南荔波縣小七孔橋景區是十幾公里的狹長幽谷。從景區西門進入,第一景「臥龍潭」如碧玉嵌在參天古木中,綠竹婆莎倒映在湖水中,翠色生煙。走在山谷中,忽見一匹白練自翠色欲滴的崖壁上飛流直下,將蒼翠一劈兩半,疑是銀河落九天,那是「翠谷瀑布」。

荔波通向廣西的古道上留下一座小七孔石橋。(圖/李丁提供)
荔波通向廣西的古道上留下一座小七孔石橋。(圖/李丁提供)

「水上森林」有水皆成瀑,是石總盤根。樹木藤蘿或扎根石灰岩縫里,或攀附石壁上,盤根錯節執拗地扭曲著成長。樹在石中長,溪水石上流,在高低錯落的岩石間形成一級級水簾。走進水上森林,踏著藤木間長滿青苔的石墩尋找出路,甚是有趣。

轉過山頭,響水河明流和暗河交替從山谷中逶迤而出,這一段落差110公尺。富含鈣華的河水堆砌出一道道低壩,形成階梯狀鈣華池。池水如連環鑲嵌的碧玉,池塘倒映著白雲青山。河水如一條條銀鍊交錯溢流而下,水聲悠揚空谷,這就是有聲有色的「68級跌水瀑布」。

小七孔景區的溪流、竹林、芭蕉林、參天古木,溫婉而有詩意,動容卻不矯情。荔波通向廣西的古驛道上,在響水河匯入漳江入口處,有一座七個橋洞的古橋,景區因此得名。石橋建於道光15年(1836年),石碑刻著「群山崖浪千千歲 響水河橋萬萬年」。

小七孔橋旁有個昂泱瑤族布依族自然村,蓊鬰的大樹,精耕細作的田園,老屋大門上的門神色彩依稀。瑤女包頭巾,土布繡衣,筒裙布鞋,受靈秀山水滋潤,出落得水靈靈的。

荔波大七孔橋 剛柔相濟

如果說小七孔橋是清秀端莊的大家閨秀,五公里之外的大七孔橋則是拔地擎天的男子漢;後者山高路險,谷深坡長,以崢嶸的峰巒、峽谷湍流、伏流地下湖、原始森林為主體,窮崖巨谷,碧水縈迴,深潭山泉,飛瀑參差,身臨期間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七孔橋建於道光20年 (1847年)。棧道沿河岸貼峽谷溯流而上,一路翠綠的山、湛藍的水,鳥鳴回盪。小路曲折地伸向峽谷深處,每到轉彎處又是一幅山水畫舒放於天地之間。長長的「天神峽谷」危崖層疊,峭壁聳立。橫向巨石伸出,枕在縱向巨石之上構成懸崖,怵目驚心。進入「恐怖峽」,仰望左崖有一座高、寬各百餘米的絕壁,附著朵朵鐘乳、層層翠林,還有三個大洞穴,如妖怪巨大的骷顱。

前行兩公里,瀑布呼嘯水霧飛濺,一座「天生橋」橫空出世。它高60公尺、跨度20公尺,偉岸險峻,稱它「天門」更合適。它原來是暗河的河道,地殼變遷使河洞暴露變成橋。河水湧過橋下形成瀑布。一潭綠泉蜿蜒伸進山洞深處,周遭遍布千姿百態的鐘乳石。

水族 從遠古走來的貴族

貴州的崇山峻嶺間撒落著大大小小的盆地與河谷,稱「壩子」,居住著苗、布依、水、侗、瑤等民族。荔波縣水族村寨很低調,古舊氣息從風雨剝蝕的磚牆、開裂的木柱和長著青苔的磚縫中溢出。喀斯特石峰的溶隙裂縫和溶坑裡殘存著小片土壤。只夠種兩三行莊稼的「一步田」如練似帶,從山腳盤旋到山頂。每一窩「石旮旯土」都被珍惜地栽種玉米。

三千多年前殷商時期,河南睢水河畔一個管理水利的共工(貴族)族群,受戰爭或災難驅遣,扶老攜幼南遷。他們的後裔又帶著水書、銅鼓,再次西行進入貴州。水族40萬人絕大多數居住貴州。荔波水族藏館保存的水書有400多個符號,象形字、形聲字、會意字,幾乎停留在原始文字階段,全憑手寫。

水書用於宗教活動,造屋娶嫁喪葬農事等查擇吉日,靠老人口授,傳男不傳女,能讀懂水書的人越來越少。水族還有400多個刻著太陽曆的銅鼓,與水書共同支撐著幾千年民族史。水族人少了輕歌曼舞的浪漫逸趣,婦女將長髮盤於頭頂或戴頭帕,穿藍色圓領襟衣,青布鞋。民俗節慶與西南其他少數民族不同。

水族婦女的想象力在馬尾繡上馳騁,先將白線纏繞在馬尾上,縫在描繪的圖案輪廓上,在馬尾線框架內用彩色絲線填芯,再鑲邊,鑲嵌薄銅片。姑娘出嫁,母親要送一條馬尾繡背兒帶。馬尾線繡品可飾有山川大地、日月江河,訴說著漫漫遷徙的過往與來路。

部落旅遊化 原生態蕩然

徐霞客筆下的貴州是「石齒如鋸,橫鋒竪鍔,莫可投足。」今天貴州告別了盘山道形如臂彎折起,「手扒岩」、「溜索橋」,萬橋飛架,高鐵跨越天塹。

再次拜訪了少數民族地區,與十幾年前大不相同。人們不再安居於大山褶皺里。苗寨犬牙交錯的吊腳樓被改造成齊整的營盤,商肆林立,客棧餐飲娛樂應有盡有。遊客買票進村,觀看蘆笙演奏、火槍腰刀、上刀山下火海等,節慶民俗被精心包裝,天天表演,晝夜人潮洶湧,原生態蕩然無存。鄉民熟練大方地擺出標準姿勢,配合遊客攝影。他們棲息在祖先的土地上,卻徹頭徹尾地旅遊化了。

遊客有什麼權力讓少數民族維持在茹毛飲血的原生態生活中,而不僅僅是表演?怎麼把強勢文化對鄉土文化的影響降到最低?沒有答案。

河南 釋迦

上一則

旅遊/突尼西亞 見證迦太基榮光

下一則

旅遊補給站/最適合步行探索城市 首推紐奧良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