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智庫:中歐政經關係今年將持續惡化 歐盟對中將更硬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16日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新華社)](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1/18/28764112.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歐洲最大中國研究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昨天發布年度中國情勢問卷調查報告指出,多數預測歐盟與中國的政治及經濟關係都將持續惡化,歐盟對中政策將更強硬。另,雖然中國總理李強正在歐洲訪問還會見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但據外媒報導,歐盟對中國的電動車臨時關稅報復性措施最快仍可能在6月推出。
據中央社報導,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發布的這份年度中國情勢問卷調查報告,是根據該中心觸及650位對中國長期觀察人士的問卷所做成。其中大多數認為經濟安全和地緣經濟競爭情勢是形塑中國今年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其次為中國政府對經濟的控制和金融、地產等危機。
報告指出,相較2020年歐中關係可用「經濟熱,政治冷」定義,如今政經日益趨向一致,調查顯示46%認為歐中政治關係將下滑(20%認為會改善、33%認為持平),38%認為經濟關係會降低(30%認會改善,32%維持現況)。至於今年歐中關係的主要挑戰,最多人認為歐盟執委會和歐洲議會的政策影響最大,次為中國對歐盟的經濟脅迫。
在對外關係上,多數認為歐盟與中國關係將小幅持續惡化。在歐盟國家中,去年宣布退出「一帶一路」的義大利則與中國關係惡化最多,法國與中國關係的改善最多。
而在俄烏戰爭上,中國的立場一直是歐盟標舉歐中關係能否改善的關鍵,不過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多數人認為這項因素的影響力已較去年明顯降低。
根據該調查的多數意見,歐盟對中國「去風險化」政策的實施成果被評為低落,多數人認為在歐盟國家的分歧中,當務之急是建立更有效率的政治機制,才能使「去風險化」的政策工具落實。
另正在歐洲訪問的李強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會晤,各自就電動車及白蘭地等反傾銷調查進行表述。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最早或於3月對歐盟進口白蘭地徵收關稅,而歐盟對中的電動車臨時關稅最快可能在6月推出。
中國本月宣布對從歐盟進口白蘭地及其他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此舉被視為報復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補貼進行調查。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