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陶豬頭蓋」 夏商周150文物在香港歷史館免費參觀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歷史博物館亮相,展出150餘件河南省出土的青銅器、玉器和陶器、甲骨等,其中33件為國家一級文物。(中新社)](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4/03/2935659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由香港康文署、河南省文物局聯合主辦的夏香港商周三代文明展,4月3日至7月8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展出逾150件文物,約33件屬國家一級文物,約40件是首次離開河南展出。主辦方預計約12萬人入場觀展,博物館逢周二休館,市民可以免費入場。
大公、文匯報報導,河南處中國中部平原,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與河南省文物局由今日起聯合推出「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是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旗艦項目之一,為中國通史系列展覽的首個展覽。
報導指出,當中必看展品包括獸面乳丁紋銅方鼎、「王子午」鼎,以及罕見的整套「九鼎八簋九鬲」青銅禮器,「陶豬頭蓋」更反映古人的審美理念,以豬象徵財富。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2日介紹幾個重點文物,首先是夏代文物「陶豬頭蓋」,以泥質灰陶製作,古人運用雕塑和刻畫等手法塑造,將整個蓋塑造成豬頭形狀,五官細部描繪得維妙維肖。
明報報導,還有一件是商代的「婦好」圈足觥,屬盛酒器具,前端狀似一隻蹲坐的老虎,後端把手位置則似貓頭鷹,兩個動物式樣都有兩耳豎立、眼睛突出的共通點。
據報導,張得水說,「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皇后,曾帶兵打仗,代表好戰的老虎與貓頭鷹與其形象相符;張得水還介紹出自商代的獸面乳丁紋銅方鼎,及周代的一組青銅禮器「九鼎八簋九鬲」。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伍志和表示,今次是中國通史系列展覽的起點,日後陸續會有其他朝代的活動推出,讓市民加深了解中華文化。特首李家超前日出席預覽,稱希望藉歷史培養市民愛國情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