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安倍昭惠籲珍惜台灣這個國家 稱川普不是想戰爭的人

洛杉磯健身界大咖遇搶劫 頭部中彈 歷經3個月不治

看過2000年前「工資條」?薪酬無「秘密」還能以糧抵俸

國寶級文物「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取材自中新網/甘肅省文物局供圖)
國寶級文物「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取材自中新網/甘肅省文物局供圖)

對於當代上班族而言,工資條屬於個人的「私密信息」,但在2000年前卻屬於公開的「秘密」。現藏於甘肅簡牘博物館的中國國寶級文物漢代木簡「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不僅記錄了漢代邊塞官吏月薪詳情,還反映出兩漢之交特殊環境下的「以糧抵俸」。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出土於內蒙古額濟納旗甲渠候官遺址的「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由10枚簡組成,每簡長22.8厘米,前兩簡寬2.5厘米、其餘8簡寬1.4厘米,全文200字。

上面寫著:「建武三年四月丁巳朔辛巳,領河西五郡大將軍張掖屬國都尉融移張掖居延都尉,今為都尉以下奉各如差,司馬千人候倉長丞塞尉職閑,都尉以便宜財予,從史田吏如律令……」

甘肅簡牘博物館陳列展覽部主任、副研究館員韓華表示,「該簡為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竇融統治河西期間留下的一份完整的財政文書。」第一簡為建武三年四月辛巳領河西五郡大將軍張掖屬國都尉竇融為居延都尉所屬官吏制定的「奉谷令」,第二簡為守張掖居延都尉曠和丞崇於6月17日下發的文件。

僅200字的「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還用8簡規定了居延都尉、丞和居延縣令、丞、尉每月的「奉谷」數量,同時對城司馬、千人、候、倉長、丞、塞尉等各級吏員的「月奉」,規定可根據倉儲和財力情況具體對待。

「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簡牘釋文。(取材自中新網/甘肅簡牘博物館供圖)
「建武三年居延都尉吏奉例」簡牘釋文。(取材自中新網/甘肅簡牘博物館供圖)

韓華說,竇融時期「奉谷令」的出土為研究兩漢交替之際河西邊塞的財政狀況,以及官吏的薪俸發放情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該簡文是關於居延都尉府吏員奉谷標準的通知,由領河西五郡大將軍張掖屬國都尉竇融幕府下發,簡言「如律令」可知其指令具有法律效力。

據介紹,漢承秦制,以糧食重量代表秩級,漢廷中央三公稱萬石,九卿官秩中二千石。地方上郡守秩二千石,郡守下有丞和長史,秩六百石。郡下又設郡尉、「副佐太守」,掌管武備。漢景帝時改為都尉,秩比二千石,有都尉丞,秩六百石。在邊地郡縣,都尉設置常不止一個,比如張掖郡就有郡都尉,也有張掖居延都尉、肩水都尉等。

韓華分析稱,根據簡文,秩比二千石的居延都尉月奉谷僅為六十石,史書有「十鬥一斛」及「十鬥一石」的記載,此六十石即是六十斛,相比於史書記載中比二千石每月百斛的俸例要少,而其餘官吏的俸祿也相應要少,這可能也跟兩漢之交戰亂頻發的社會環境有重要關系。

相較於當下發放工資的實物貨幣,該木簡記載以糧食相抵。韓華表示,這只是彼時在兩漢之交相對動蕩的特殊時期的「應時之舉」,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甘肅河西走廊的主要糧食作物是以小米、粟米等為主,從而較好保障了各級官吏的俸祿發放。

甘肅 博物館 小米

上一則

假公安通話8小時騙至曼谷 港漂女碩生沒空思考遭索千萬

下一則

「顧客自己倒水」港餐飲業缺4萬人 業界捱不住盼輸外勞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