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宛如走近冷凍庫 芝城最低溫華氏零下30度

來美30年一度露宿紐約法拉盛 上海大爺回中國去世

珠海車撞人/報復社會案增多 犯嫌多無業 「製造轟動效應」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廣東珠海市體育中心11日晚間發生越野車衝撞人群事件,民眾11日晚到體育中心外擺放蠟燭和鮮花悼念亡者。(路透)
廣東珠海市體育中心11日晚間發生越野車衝撞人群事件,民眾11日晚到體育中心外擺放蠟燭和鮮花悼念亡者。(路透)

中國近期接連爆發重大暴力事件,導致許多死傷,社會各界也更加憂心治安問題,尤其是今年以來,「報復社會」的案件似有增多趨勢,相關話題在中國社群媒體討論度極高。

這些暴力事件中,先前較受關注的是針對外國人的攻擊,包含今年6月在吉林與蘇州各有一起針對美國大學教師及日本人母子的攻擊事件;9月則有深圳日本男童遇襲身亡案。

至於中國境內襲擊事件,更是傷亡慘重,包含今年除夕山東莒縣特大凶殺案;9月上海沃爾瑪超市的無差別攻擊;同月還有天津副食店老闆購買鼠藥注射到店內食品致多人中毒;10月中在河北邯鄲鄉村一場導致多人死亡的「刑事案件」,乃至於這次珠海市體育中心的慘案。

上述這些案件的作案動機,包含拖欠工資等經濟糾紛、不滿財產分割、被嘲笑單身等,也可能涉及仇外思維,至於嫌犯則有不少是失業或者無業人員。

值得注意的是,駕車衝撞案件今年相當頻密。據整理,涵蓋北京市東城區與朝陽區、山東省東平縣與德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江蘇省南通市、廣州市越秀區、湖南省長沙市等多地。除部分是交通原因外,不少也是社會問題,但官方通常僅發布簡短的警情通報,罕有進一步披露。11日珠海慘案死傷公布後,官方疑似在微博平台進行「控評」,部分熱搜詞明顯遭到置換。

關於近年「報復社會」案件增多,華東理工大學學者馬子琪、趙雲亭曾發表研究指出,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報復遵循的是「冤有頭債有主」,但這些個體侵害行為,行為目的並非針對既存的利益侵害,而是更傾向於製造轟動效應。

日本 德州 社群媒體

上一則

英女王77年前婚禮蛋糕 中國買家花2.6萬人民幣拍下

下一則

中國自動駕駛列車不符標準 遭印尼政府退貨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