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北韓派兵參戰惹議 傳南韓考慮派人去烏克蘭監視

西雅圖15歲少年疑開槍打死父母與兄弟姊妹 共5死1傷

中國青年失業率遭「蓋牌」 公信力在哪?

2023年中國約有1160萬名大學生畢業,要在本已擁擠的市場中尋找工作。圖為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學位授予儀式後,畢業生們紛紛戴上學位帽。(歐新社)
2023年中國約有1160萬名大學生畢業,要在本已擁擠的市場中尋找工作。圖為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學位授予儀式後,畢業生們紛紛戴上學位帽。(歐新社)

即使官方陸續祭出多項「穩增長」政策,中國經濟指標依然疲弱,能一窺青年就業現況的失業率數字最近也停更,不僅引發「蓋牌」的質疑,連帶喪失政府的公信力。中國青年失業情況究竟有多嚴重,那些窩在青旅裡找工作的年輕人就是答案。

中國7月發布的青年失業率持續攀升到至21.3%,幾乎是每五個年輕人裡,就有超過一人找不到工作;有學者推估,實際青年失業率恐高達46.5%,嚴重衝擊經濟。在一連串數據造假風波之後,官方宣布暫停發布青年失業率調查數據。有外媒形容,此舉就像是體溫太高卻摔掉溫度表,而實際溫度要比體溫表上顯示的數字高得多。 

中國青年就業情況引發外媒關注。此為示意圖。(路透)
中國青年就業情況引發外媒關注。此為示意圖。(路透)

網酸數據很難看 別看了

「說明白一點,就是目前數據很難看,大家就先別看了!」聯合新聞網「轉角24小時」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8月15日宣布今後暫停發布全國青年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後,有網友這麼形容。而官方這次突然宣布不再公開失業率調查,也在中國網路社群上掀起議論,不少網友嘲諷「失業率已經超出統計局修飾的能力範圍了」。

此前,國家統計局在7月份才發布包括青年失業率的上半年全國經濟數據,顯示整體經濟表現低於外界預期,不斷惡化的青年失業率,一時成為中國輿論關切的話題。

根據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的說法,暫停發布的原因,是考量「經濟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也需要進一步健全優化」,並提到原本調查界定的年齡分段「16至24歲」有重新調整的必要。

但統計局似乎只說明了年齡範圍界定須調整,並未充分解釋為何不再公布、以及為何不是直接調整分段後公布。

諷刺的是,統計局當天還同時宣告:「從教育部門了解的情況看,目前大部分畢業生已經落實就業去向,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總體穩定,去向落實率和落實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略有提升。」

求職學生觀看招聘職位示圖。(中新社)
求職學生觀看招聘職位示圖。(中新社)

畢業生就業數據 恐造假

但這個說法的佐證數據是「各地各高校舉辦線下校園招聘活動19.8萬場,各地區各部門積極為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服務,大學畢業生就業幫扶力度不斷加大」,並沒有詳實說明如何達到畢業生落實就業去向。同樣引發輿論對於現實體感的落差,質疑這些所謂的「就業」是如何界定。

相關討論中,有些人提及過去幾年大學院校的取巧作數據的問題,包括要求應屆畢業生繳交就業證明,才能取得畢業證書,也有些會直接和學校合作的企業單位簽訂協議,直接提供就業證明書,好讓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數據好看一些。而這裡指的「就業」也存在定義的模糊,例如「開創自媒體」也可以算靈活就業的一種,若以此類推,就需要更真實的就業去向數據檢驗。

而此前,官媒新華社旗下「半月談」期刊就曾披露高校為畢業生就業數據造假現況。文章引發社會反響後,「半月談」又將文章下架。

文中說,有學生反映,學校輔導員在微信群教學生,用申報「靈活就業」和假稱自己在做自媒體等,為畢業生就業率注水;另有家長稱,學校有拿不到就業協議蓋章,就拿不到學位證的說法,使網購平台出現為學生在就業協議「蓋章」的生意。有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透露,學校對外宣稱就業率有90%,實際今年只有20%畢業生就業。

高校為保經費 慣性造假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引述中國獨立政治學者陳道銀表示,陳道銀表示,學生就業一般由輔導員負責,工資、待遇、獎金和考核全是掛鉤,一些省市院校的經費撥款、教師考核也和這個掛鉤,就逼著高校去造假,實際上這個學生並沒有就業。他認為,這是一種制度慣性的造假,因為近年這個問題太突出,由公信力比較高的媒體來談這個問題,對社會穩定的衝擊力很大,導致文章被下架。

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認為,事件不僅是高校和教育範圍的問題,是突顯了整個社會的風氣問題。「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建造在一個造假系統上,在那個崗位上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或者是他的學校的名譽,他得造假呀,沒有高層管理的道德水平,或者說專業的評價體系,這是中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國家的構造性問題。」

時事評論員方原表示,統計工作的客觀和準確,是國家正常運行的基礎之一,中國官方數據慣性造假,在經濟好的時候問題不大,但在經濟不好政府要對症下藥時,這些注水數據便成為影響施政的主因。

但也有學者認為,中國雖不再公布青年失業率數據,但高層一定會掌握,應不致做出太離譜的政策決策;且可能因此減輕「怯志工作者效果」對年輕人的影響,求職意願反被激發,進一步減少躺平族的數量。

黃欣所住青旅的遊戲房。(取材自三聯生活周刊/受訪者供圖)
黃欣所住青旅的遊戲房。(取材自三聯生活周刊/受訪者供圖)

●便宜、隨住隨走 青旅獲失業青年青睞

中國青年就業有多困難?在史上最難就業季,北上廣的青旅裡,擠滿了離家來此尋求更多工作機會的年輕人。青旅低廉的費用、隨住隨走的模式,成了他們到大城市落腳的最佳選擇。有人屢屢失業,但仍充滿期待,有人兜兜轉轉回到原點,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三聯生活周刊和住在廣州一所青旅的兩位年輕人聊了聊他們的求職故事。

創業失意者 大城找機會

黃欣(化名)是廣西防城港人,到青旅已經一個來月。他總是晚上坐在一樓大廳的遊戲房裡,戴著藍牙耳機,聽著英語聽力,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黃欣2018年從西南一所211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曾進入一家「互聯網+房地產」公司,月薪過萬元人民幣(約1375美元),但因厭惡公司內部矛盾離職。一度準備考研又不感興趣,就和朋友合夥經營教培機構,卻因「雙減政策」再次失業。  

黃欣決定到大城市廣州找機會,選擇在青旅落腳,他住的4人間70元/晚,目前感到挺放鬆,畢竟做教培的積蓄足夠支撐他較長時間。白天如果收到面試通知,會去青旅的遊戲房用老舊的電腦搜搜資料做準備。沒面試機會時,就去廣州走走轉轉。他一天只吃兩頓飯,在青旅附近的便宜快餐店就解決了,而他又不喝酒蹦迪,一天的花銷不到100元。

黃欣說,他只想在廣州工作一、兩年,學點本領後就回老家去。而這對用人單位來說,不是什麼加分項。在青旅待業一個多月後,黃欣漸漸覺得,內心很難真正放鬆,這種狀態越久,就越有種和社會脫軌的感覺。他羨慕那些考公考編成功上岸的昔日舊友,收入穩定。只是「什麼工作才真的適合自己呢?」他暫時還沒想明白。

張文所住青旅裡的公共廚房。(取材自三聯生活周刊/受訪者供圖)
張文所住青旅裡的公共廚房。(取材自三聯生活周刊/受訪者供圖)

考研落榜人 不想回老家

和黃欣一樣,張文(化名)從上一份工作已經辭職三個月,至今還在找工作。張文說,自己畢業於老家江蘇南通的一所普通一本,經管專業,也考過研但落榜,決定來廣州做保險銷售。這一年裡頻繁換工作,張文誠實地說,「眼高手低」。比如,他覺得前景不好而放棄做保險公司業務員,自己也不是做銷售的料,「要會花言巧語地忽悠人,我好歹也是個本科生,讓我覺得低三下四。」

兩份銷售工作,張文都沒有工作超過三個月。張文想找體力活,但還是邁不過心裡那道坎。他之前在城中村的宿友做上飯店小經理,願意給他提供工作,但張文謝絕了邀請。因為工作總不順利,60元/晚的青旅如今支付得也有些困難了,張文開始動用學生時攢下的壓歲錢,每天吃一頓正餐,喝水去圖書館打免費的,或步行三、四公里去批發市場買餅乾或泡麵果腹。  

張文說,選擇這個青旅一個重要原因是,青旅裡面有公共廚房,可以保存食物,像是放了兩周沒吃完的粽子,「這周還能靠它們頂幾天」。儘管生活難以為繼,但張文還是不想回老家,他對未來的設想是,先找到一份穩定的收入,再二戰考研,通過下一次校招,找到更好的工作。

▼可開啟影片字幕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就業 教育部 保險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名校低就? 史丹福大學博士考鄉鎮公務員 網友直呼「想不通」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