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科技營 20台灣學員培養創新力、拓展視野
舊金山世界日報與台灣聯合報系有行旅聯合舉辦的矽谷科技營今夏再度開營。20位來自台灣的學員在為期兩周的旅途中,透過參訪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大學學府,聆聽科技講座、留學講座,參加工作坊等活動,深度體驗科技前沿與創新氛圍,感受矽谷作為「世界科技之都」的魅力,在培養創新能力的同時,也拓展了對未來的視野,在個人發展方向上獲得啟發。
科技營參訪位於聖荷西的美超微總部時,由工廠總經理Eric Zhou親自接待。他向學員們介紹美超微的環保理念、全球布局、產品系列、生產過程、液體冷卻技術等。也談及供應鏈威脅及對策,和250年來華人在美國透過奮鬥改變命運與地位,站在科技浪潮漩渦中心,推動AI行業發展。學員不僅了解美超微在AI革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還近距離接觸到美超微最先進的人工智慧AI伺服器和超融合基礎架構伺服器。
在兩日「腦波工作坊」中,科技營學員在Mindsall創辦人Erik Zhu的帶領下,學習了腦波科技、AI等技術的最新發展,並體驗由腦波科技研發的智力遊戲。學員分為四組,從健康、音樂藝術、AI芯片等領域,結合所學大開腦洞,展開商業設想,並進行講演展示。
在參觀聖他克拉拉市的Coresite矽谷數據中心的過程中,科技營學員從建築最底層變配電設施、到UPS供電、數據存儲,再到頂層的備用柴油發電機和冷卻機,了解數據中心完整的作業流程和架構。Coresite員工分享的職業經歷和建議更是讓許多志向進入科技業的同學收穫頗豐。
Zoom產品行銷經理Constance Liu特地在位於聖荷西的公司總部,為矽谷科技營安排了一場AI Talk。四名講者包括Constance、在健康保險新創公司任職的Annie Lin,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營運經理Frank Chen,以及輝達工程師高名彥,都來自台灣。他們講述自己從求學到工作的經歷,談及美國與台灣在教育與職場上的差異,分享心得並為學員們答疑解惑。
在留學講座中,Seowon Academy創辦人Al Shon介紹了西方的升學路徑、大學招生的考慮因素,強調頂尖大學想要有領導力的學生,所有大學都想要全面的學生。他解析了還美國大學的等級畫分,教學生們如何分辨、避免名譽受到質疑的學校,並在選擇學習和專業方面給予建議。
科技營學員在庫比蒂諾Monta Vista高中「機器人工作坊」時,與該校機器人隊隊員相處了一整天。他們參觀了機器人實驗室和整個校園,學習了解機器人的製作過程,並嘗試連接線路、寫代碼、使用製圖軟體,最後每位學員都體驗駕駛了Monta Vista高中機器人隊參加今年FIRST競賽的2024最新機器人。
此外,科技營參觀學習了兩家由台灣人創立的新創公司Taelor和Yo-Kai。
在Taelor位於海沃市的後方倉庫,學員們來到了解這家由AI驅動的男裝服裝租賃公司的工作流程。創辦人鄭雅慈(矽谷阿雅,Anya Cheng)講述她自己的創業故事之餘,也介紹了新創圈的文化和融資過程。
學員們在幾場雅樂軒(Aloft)酒店,體驗擺放在酒店大堂的Yo-Kai無人販售機,十幾種不同風味的拉麵能夠在90秒內製作完成,售價也僅是13元左右,全程無需人工。Yo-Kai首席財務官Amanda Tsung講解了無人販售機的工作原理,研發過程以及優勢。學員們也都以Yo-Kai氣騰騰的麵作為當日午飯。
科技營此行還參觀了史丹福大學、加大柏克萊、加州自然科學博物館、電腦歷史博館等地。他們在舊金山巨人隊(San Francisco Giant)主場甲骨文球場(Oracle Park)觀看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比賽,在高科技高爾夫練球場TOP GOLF揮桿,也在金門大橋、九曲花街和漁人碼頭拍照留念。
舊金山世界日報總經理李銘濱在最後一天的閉營式上致詞,希望矽谷科技營能夠豐富同學們的暑期生活,了解國外的學習環境,在心底埋下種子。「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便是矽谷科技營的意義。」
矽谷科技營每年冬夏舉辦兩次,其宗旨是提供給對科技、創業有興趣的青年學子一個體驗學習的平台。之前礙於疫情科技營停辦3年,今年年初首度恢復,本次是第22屆。未來將持續透過新穎且優質的活動豐富學員體驗。目前明年冬季科技營已在籌備之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