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議會推翻市長否決 攔檢次數法通過
![攔檢次數法案30日在多數市議員的支持下,推翻市長此前的否決,正式立法。圖為攔檢次數法案大力推動者之一,市公益維護人威廉姆斯。(記者劉梓祁/攝影)](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1/31/2886524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在提升透明度和強加工作量之間的持續辯論下,紐約市議會通過的「攔檢次數法案」(How Many Stops Act),在遭到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否決後,於30日正式被多數議員投票推翻,結束了針對市警(NYPD)執法監督尺度的多月討論,新法默認通過。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該法案要求,警員對所有街頭攔檢做出報告,如被詢問者的年齡、性別、種族及攔截原因等,由市公益維護人威廉姆斯(Jumaane Williams)最先提出,並得到市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等大多數議員的堅定支持。儘管亞當斯及市警高層多次反對,甚至邀請議員陪同執法,但推翻否決的結果早已由議會宣布。
經過長達數小時的會議,市議會以42比9的票數,正式推翻了亞當斯的否決。按照議事章程,若超過三分之二議員的投票再次通過曾被拒絕的法案,則該法被視為通過並成為地方法律。歐德思在投票前表示,此結果在市警「違憲攔檢非洲裔及西語裔市民」現象普遍存在下,顯得至關重要。
根據聯邦監察員去年發布的報告,市警攔檢中有近25%被認定不合憲,且對象有97%為非洲和西語裔;然而,市警局長卡班(Edward Caban)及警察工會均表示不滿,指該法迫使前線警員接受非必要「文書工作」,令基本警務工作受到影響。法條顯示,警員須記錄所有「調查性交流」,包括此前不被要求的一級和二級攔截。
按照分類,一級為簡單資訊查詢,二級為基於合理懷疑的溝通,三級則基於明顯的犯罪懷疑或具體證據。
對此結果,亞當斯表示將遵守法律,但他也在聲明中指,此法將危害城市治安、令警員無法專注在幫助有需要人群,因此願意與議會合作,在「法律實施前解決市民擔憂」。市警法律顧問莫勒(Elizabeth Moehle)表示,新法將使警員的響應速度延遲,因其需花費時間記錄前一起案件的細節。
威廉姆斯則認為,有「大量的錯誤信息、誇大和虛假聲明」誤導了公眾對此法案影響的了解。莫勒還說,一級攔截更應歸類於「詢問」,如警方在調查案件中與居民或路人交談,若需全部紀錄則可能導致案情惡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