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旁下城醫院處擬作庇護所 社區反彈
![華埠代表王鏑到場表示反對。(記者劉梓祁╱攝影)](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1/25/2881755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在移民危機持續加重下,紐約市府將多種場所用於安置庇護客;市遊民服務局(DHS)日前再計畫,於曼哈頓華埠旁長老會醫院下城分院處設立收容所,引來周邊居民強烈反對。
曼哈頓第一社區委員會在數月前收到市府通知,指當局計畫在毗鄰華埠的比克曼街(Beekman St.)41-43號建築設立長期收容所,擬安排170名單身男性入住。此消息公布後,遭到大量周邊社區居民反對,原因為選址與長老會醫院僅是對街之隔,且周邊有多所學校。
在23日晚召開的第一社委會全體會議中,多人到場發言表示反對。當中,華埠社區代表王鏑說,此醫院是多數華埠居民的首選就診場所,庇護所進駐則會對早已飽和的醫療資源造成衝擊,令本該接受服務的居民權益受損。他表示,在西奈山貝斯以色列醫院關閉後,華埠居民將僅有長老會醫院可供選擇,但聽聞其目前的接納能力以超出限度,若再有健康狀況不穩的群體進入,將令醫院不堪負荷。
儘管如此,市社會服務局(DSS)在信中指,本次選址周邊地區並無「為任何遊民人群提供收容的資源」,但該說法在會上遭到反駁;據了解,目前威廉街(William St.)52號酒店為18歲以下兒童移民家庭的庇護所,而根據市主計長報告,華埠是曼哈頓收容設施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第一社委會生活質量小組認為,市政府在選址時必須更多參考地方情況,當前選擇「並不好」。社委會主席邁爾澤(Tammy Meltzer)表示,儘管支持各部門幫助遊民,但在涵蓋「幼兒園到八年級的學校」旁開設收容所「令人不安」。市府規畫顯示,此收容所擬從7月起運營,目前正清空現有租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