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締造傳奇 自由中國號僅存船員再登船「像回老家」
![1955年3月8日,漁管處職員周傳鈞、种玉麟、胡露奇、徐家政、陳家琳、林鳳雛6人,此次自動報名參加美國紐約帆船協會主辦的第125屆國際軓船比賽橫渡大西洋爭奪「瑞典國王杯」錦標。此圖為他們與自由中國號帆船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4/05/05/2960412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1955年「自由中國號」帆船從基隆啟航前往美國,締造台灣首艘無動力帆船橫渡太平洋傳奇。當時發起人周傳鈞已98歲,是僅存的成員,今天他再度登船,重溫舊夢,感動說「好像回到老家」。
1955年4月4日,「自由中國號」木帆船自基隆港出發,前往舊金山參加6月瑞典國王盃帆船比賽,航程中毫無動力,只靠風帆力量前進,當時由周傳鈞、種玉麟、胡露奇、陳家琳、徐家政及時任美國駐台副領事麥克文(Calvin Mehlert)駕駛,歷經114天於當年8月8日成功抵達舊金山,成為台灣首艘橫渡太平洋的無動力木造帆船。
這艘船後來流落美國超過半世紀,一度面臨被拆解命運,經各方搶救,2012年5月17日才運回基隆。2020年7月8日,經過修復的「自由中國號」落腳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展示,供民眾參觀。
海洋大學教師陳銘仁說,周傳鈞是目前唯一仍在世的船員,今天周傳鈞在家人陪伴下從美國返台,時隔69年再度登上船艙。
「這裡放4張床,那裡放2張床,我睡這裡,麥克文睡我上面,當時的船艙很悶」周傳鈞今天一走進船艙,就細數當時在海上的生活。他說,「自由中國號」與當年一模一樣,只是顏色不同,當年他們在船上生活了114天,每天都要與海浪搏鬥,生活很不簡單。
周傳鈞表示,他記得當時還有養雞,船上的桅杆、設備、木材,以前海上的情景歷歷在目,如今再度回到船上恍如隔世,非常感謝海洋大學用心,把整艘船維護得很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