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誤診30次…11歲女童每天嘔吐 驚見腦中3.5公分腫瘤
![示意圖。(取自123RF)](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05/20/0/2968791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英國北安普敦(Northampton)一名11歲女童被偏頭痛、身體不適、嘔吐等症狀困擾長達3年,家長帶她去看醫生高達30次,每次的診斷卻都不同,想要做核磁共振(MRI)檢查還必須等上至少八個月,最終出現頸部僵硬、失去平衡、走路無法走直線等嚴重情況,才終於發現她的腦部有3.5公分大的腫瘤。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女童母親達碧(Imogen Darby)表示,女兒是在2020年3月英國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期間開始生病,當時女兒每隔幾個月就會身體不適,後來變成每個月一次,頻率越來越高。她帶女兒看了大約10次全科醫生,撥打3次政府非緊急醫療專線NHS 111,也去了急診室。
急診室的診斷是女童得了胃病和偏頭痛,只需要多喝水就好。但女童病情沒有好轉,甚至出現頸部僵硬的症狀,但醫生聲稱這是她的睡眠方式造成的,並將她轉診給物理治療師。醫生也建議女童做進一步檢查,但MRI檢查需要等待數個月。
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間,女童每天都在嘔吐,而今年1月兒科認為女童是偏頭痛,讓她服用另一種藥物。
直到學校打電話通知家長說女童用奇怪的姿勢扶著脖子,而且失去平衡。達碧帶女兒到北安普頓綜合醫院就醫,女兒走路已經無法走一直線,電腦斷層(CT)掃描檢查發現她腦中有一個3.5公分大的腦瘤,確認罹患一種稱作毛狀星細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的常見兒童腦瘤。
女童被轉院至諾丁漢進行長達10個小時的手術,切除了這顆腦瘤的96%部分,所幸是良性腫瘤,未來5年內她需要每3個月接受一次MRI掃描,並進行物理治療與神經學檢查追蹤。英國腦瘤慈善機構的專家米勒(Cameron Miller)對此案例表示,對許多腦瘤患者而言,光是在確診過程就耗費了太久時間。
什麼是毛細胞性星狀細胞瘤?
星狀細胞瘤是一種由星狀細胞腦細胞生長的腦瘤。
約佔英國診斷出的腦腫瘤的三分之一,也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腦腫瘤。
由於這些腫瘤是由對大腦訊息處理至關重要的細胞生長的,因此它們可能會破壞其生長所在大腦區域的功能。
毛細胞星狀細胞瘤傾向於在小腦中生長。這是大腦中控制平衡的區域。然而,它們也可以在與視力有關的視神經通路中生長。
症狀包括:
頭痛
說話困難
視力變化,例如複視或模糊
認知困難,例如思考或記憶困難
癲癇發作
資料來源:腦腫瘤慈善機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