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商機 Buybuy Baby重開實體店 目標3年100家
![嬰兒用品店Buybuy Baby因前母公司Bed Bath & Beyond破產而關閉,如今新業主計畫未來三年在全美開設100多家新店面。(路透)](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3/12/05/2789861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
嬰兒用品店Buybuy Baby的新業主近來重新開設11家店面,他們認為許多準爸媽仍然偏好親自到實體店面購買推車、嬰兒床、兒童安全座椅等用品。
在前母公司Bed Bath & Beyond破產後,這些店面已關閉約三個月,Buybuy Baby計畫未來三年在美國開設100多家新店面,最終目標是在全球展店,這一數量將使該公司的商店規模與申請破產前持平。
Buybuy Baby也在開發占地面積較小的商店,據點可能多達200多間。
執行長戴萊恩(Pete Daleiden)指出:「讓店內的專家協助,花時間展示商品、推薦好的產品、給予可靠的建議,這些優勢在線上會受到限制。」
他表示,與線上相比,家長在店面的消費力更大,重新開張的商店全位於東岸維吉尼亞州到麻州的郊區。
Buybuy Baby店面重新開張進一步證明,在吸引顧客和提振銷售方面,零售商認為實體店面扮演重要角色,經歷長時間的閉店後,該行業再次成長,根據諮詢與研究公司Coresight Research的資訊,今年零售商有望在全國開設1000多家新店。
儘管通貨膨脹且利率居高不下,但零售房地產今年仍保持強勁,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零售建築的大幅減少;電商在疫情爆發之初急遽增長後,消費者再度湧入實體店面,即便是數位原生零售業者也開始租賃實體店。
根據房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CBRE)的數據,美國的零售可得性在第三季下滑至4.8%,是至少18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平均租金價格則持續上漲。
戴萊恩表示,他相信Buybuy Baby可以與線上零售商和沃爾瑪(Walmart)、目標百貨(Target)等大賣場競爭,這些賣場近幾年吞食嬰兒用品市場的份額,Buybuy Baby目標是藉由員工專業技能、提供獨家獨特的各樣產品,以及自有品牌商品等實現差異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