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MTA:曼哈頓堵車費開徵一周 入城車輛減少4.3萬

投資人疏遠科技股 道指漲逾350點 那指收跌

AI破壞式創新勢不可擋 看診前可先LINE給虛擬個管師

台北醫學大學30日舉辦「BME IDEA APAC 2023亞太生醫工程年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前排右二)出席,與北醫大體系、產官學研界互動。(北醫大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30日舉辦「BME IDEA APAC 2023亞太生醫工程年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前排右二)出席,與北醫大體系、產官學研界互動。(北醫大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30日舉辦「BME IDEA APAC 2023亞太生醫工程年會」,邀請來自美國、亞太地區的生醫新創專家與國內ICT企業討論全球醫療新創政策與支援。專家表示,AI對生醫領域帶來的「破壞式創新」勢不可擋,不過樂觀來看,能夠大幅減少醫護人員文書作業時間,病患也能在看診前,把自己的病況LINE給AI,有如「虛擬個管師」。

北醫大今年第二度舉辦新創論壇,日本Biodesign計畫主任池野文昭指出,亞洲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種族,今年 BME IDEA APAC 在台灣舉行意義重大,將為亞太地區的醫療技術創新提供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除了政府政策的討論外,來自ICT產業的華碩健康總經理吳漢章、緯創醫學總監郭志峰以及研華科技資深協理黃滇樺在會中,皆針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數位健康與AIoT等領域提供醫學上的應用經驗。

北醫大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表示,AI所帶來的破壞性科技已全面來襲,醫療數位轉型的趨勢勢不可擋,面對生成式AI不斷進化,對生醫產業的衝擊,但正面角度來看,可望節省每名醫護人員30%的文書處理時間,把花打字輸入護理紀錄、病歷等臨床資料的時間,拿來照護更多病患,提升醫療品質。

至於生成式AI實際應用在生醫新創的案例,李友專舉例,病患就醫時,一進診間常常忘記要跟醫師講什麼?經常走出診間才想到漏問很多問題,針對看病時如何問對問題及表達,因此開發了專門的APP「AskMe」,讓病患在候診時,使用LINE以口語方式描述自己的症狀或想問醫師的問題。

李友專說,不但可以自動轉換成文字,還能條列整理摘要重點,彷彿有一個「虛擬個案管理師」先幫病人主訴畫好重點,並整理好一份「就醫提問單」,讓患者走進診間一點也不用緊張,甚至可以將內容轉成英文,讓醫師在填寫病歷時可以參考。

北醫大也分享了將生醫創新融入學校體系的經驗。北醫大校長林建煌指出,北醫大以創新型大學為願景,戰略性培養人才、從事前沿研究、推動大學技術商業化、回饋社會。作為一項重大舉措,北醫大將生物設計思維和創新培訓項目整合到其系統中,使學生和研究人員能夠有效地識別和滿足臨床需求。

北醫大生醫設計創新中心執行長吳孟晃表示,北醫大生醫設計創新中心在2023 BME IDEA APAC亞太生醫工程年會上,與各國合作推動國際間的生醫創新Biodesign協作,讓Biodesign平台加速研發生醫創新技術與幫助政策制定提供建言,為亞太地區與全球塑造更符合未來需求的醫療環境。

AI 醫學 LINE

下一則

大選嘶吼+這2狀況齊發 醫:聲音沙啞患者增3成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