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長島華人美甲店遭休旅車衝撞 三華人亡 司機酒駕被捕

PCE通膨降溫 為何美債殖利率仍收高?與3因素有關

開口笑打呵欠 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 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李偉廷提供)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李偉廷提供)

最近常有人只是開口大笑、打個呵欠、吃到堅韌食物,「就突然嘴巴打不開、要咬東西吃會很痛」,甚至一張嘴就痛,且耳鳴、頭痛。台灣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偉廷指出,這可能是顳顎關節疼痛或稱顳顎關節症候群。

李偉廷6日舉辦公益演講會。提到最近常發生的案例,很多只是因為突然張大口,例如打呵欠或是吃食物,就會突然出現上述狀況。有些人隨著時間症狀會慢慢緩解,但是有些病人往往疼痛超過1到2個月,甚至變成慢性疼痛。

李偉廷表示,原本顳顎關節內關節盤與關節頭活動自如,但當控制關節盤肌肉過於緊繃,會使關節盤前置型錯位,產生活動障礙,開口受限。症狀往往是耳朵前側或下顎骨後緣開口就痛、進食沒力,想用力咬痛,也可能耳鳴、頭痛、咬肌(嘴邊肉、腮幫子區)痠痛腫脹。

健保資料庫顯示,顳顎關節症候群病人節節升高,幾乎每4人就會有1人有這類疾病,有些合併有咬肌痠痛,有些會轉移到肩頸痠痛。

李偉廷說,目前並沒辦法確定什麼樣的人會有這種病,但某些特定族群例如壓力、失眠、夜間磨牙、緊咬等種種原因的人容易發生。所以平時應適當運動、舒緩壓力。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治療,咬合板治療很重要。」李偉廷說,顳顎關節症候群除較常見的關節盤錯位,有些甚至造成關節盤穿孔,還有些人可能因免疫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年紀較大產生退化性關節炎,這些都可統稱顳顎關節症候群。

顳顎關節症候群常需初步環口攝影、甚至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確認發炎、關節頭皮質骨破壞程度。關節炎可能造成慢性疼痛、關節頭不斷吸收,嚴重快速吸收會造成前牙開咬。要以藥物控制搭配熱敷跟改變生活習慣調整。

李偉廷說,平時保養避免張大口進食、打呵欠,避免吃太硬或太韌食物,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如果疼痛超過1個月,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會幫病人印模製作咬合板,每晚配戴咬合板舒緩病人關節。

藥物治療、配戴咬合板是第一線治療方法,但長期用藥可能有腸胃道不適、嗜睡等副作用,而咬合板需先印模,幾周製作,配戴咬合板可能需1至3個月才看到療效。

李偉廷說,目前研究顯示,立即使用關節沖洗,有助較快緩解疼痛及張口受限,另有研究指出每2至4周關節沖洗及視情況添加玻尿酸(自費)注射,有助關節頭骨吸收緩解,甚至皮質骨可能再生。

奇美醫院引進顳顎關節內視鏡手術,幫助解決長期疼痛問題。不過李偉廷說,儘管有進步手術方式,生活習慣改變及規律配戴咬合板,仍是治療及預防顳顎關節障礙症復發基礎。

李偉廷提醒民眾,如果出現嘴巴張不開、張口疼痛、咬合沒力等症狀,應立即找專科醫師檢查。若有顳顎關節症候群,務必調整生活習慣,配戴咬合板,避免疼痛再發。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李偉廷提供)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李偉廷提供)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記者周宗禎/翻攝)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記者周宗禎/翻攝)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李偉廷提供)
開口笑打呵欠嘴突打不開張嘴就痛,小心顳顎關節症候群。(李偉廷提供)

關節 健保 失眠

上一則

一顆粽子熱量高達600大卡 國健署3招健康過端午

下一則

濕疹一直好不了? 可能是這個飲食習慣導致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