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你無法跟他談判」 麥卡錫預測 拜登不會自行退選

華郵執行長難止虧損又爆新聞倫理醜聞 恐難逃去職

輕熟女瘋超慢跑 下床第一步好痛 就醫竟是足底筋膜炎

骨科主治醫師李文瑋(左)提醒,超慢跑雖慢速、強度低,過度使用仍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記者王勇超/翻攝)
骨科主治醫師李文瑋(左)提醒,超慢跑雖慢速、強度低,過度使用仍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記者王勇超/翻攝)

「超慢跑」近年來突然在網路上爆紅,成為受歡迎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台灣高雄有1名45歲女子因為端午連假期間大啖粽子,為了減重每天積極練習1小時以上,卻開始在久站後感到足跟疼痛,尤其起床時腳踩到地板的第一步更是劇痛,就醫診斷後竟是罹患了足底筋膜炎。骨科醫師說,超慢跑步頻不低,在過度使用下,可能會引發足底筋膜炎,跑者應謹記適量運動。

高醫岡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文瑋說,45歲徐姓女子到門診就醫時,自述近期因公司健康檢查出現多項紅字,決定展開新的運動計畫,從同事那裡得知超慢跑這種活動,很快就能上手,2周以來為減重天天練習,連假也不間斷,不過這幾天足跟開始疼痛,即使坐下工作一段時間,足底還會有輕微酸痛感,十分困擾,到骨科求診,目前以消炎藥搭配物理治療緩解症狀。

李文瑋指出,超慢跑是源自日本的新興運動方式,如今在台灣也受到廣泛歡迎,跑不僅容易上手,還能依個人需求調整強度,是一種介於散步和跑步之間的運動模式。由於速度較慢,且步伐輕盈,大大降低了對膝蓋、踝關節與髖關節的衝擊,適合運動新手、年長者、肥胖族群,以及關節不好的族群。

李文瑋說,儘管超慢跑對關節傷害雖然較小,但由於步頻不低,在過度使用下,可能會引發足底筋膜炎。其典型症狀包括早晨下床時腳跟處的嚴重刺痛,雖然走幾步後疼痛逐漸緩解,但久坐或長時間休息後疼痛可能再度出現,如果未及時處理,可能演變成慢性疼痛,影響日常生活。

李文瑋表示,足底筋膜炎的治療初期多半使用消炎藥物、類固醇注射,以及物理治療等方法。近年來,震波療法、增生療法,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等新治療方式也逐漸普及,多數患者在接受藥物和適當的物理治療後,症狀能夠緩解。若經非手術治療3個月後仍未改善,內視鏡微創手術具有傷口小、恢復快、術後生活影響小等優點,也是進一步的選擇。

李文瑋呼籲,超慢跑是一種對身體友好的簡便運動,適合各年齡層和不同體能水平的人群,但跑者應謹記適量運動,避免過度使用足部,才能享受其帶來的健康益處。

關節 骨科 減重

上一則

B肝陽轉陰 多年後竟惡化成肝癌

下一則

「膚質專家會議」共識 醫師建議自然光彩 不過度醫美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