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了的顫抖症 老年人盛行率20% 發現治療新契機
許多高齡長輩會出現無法控制的手部顫抖,影響寫字、飲食、刷牙、手拿物品等,造成日常生活與人際社交的困擾。屬於動作障礙疾病的「原發性顫抖症」,成因非常複雜,台灣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轉,找出「神經運算數學」機制,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的新契機。
潘明楷的團隊透過數學、光電科技結合生物學,鑽研顫抖症的核心機轉,從「顫抖的本質」推演出頻率是如何產生?進而研究大腦和小腦之間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接著進行頻率調控研究。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成果於今年5月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原發性顫抖症好發於高齡族群,20歲至40歲成人的盛行率約4%,老年人則高達20%,是巴金森病的5倍之多。潘明楷表示,原發性顫抖症至今還找不到致病原因,除了基因,還包括常喝咖啡及燒烤食物、抽煙等環境因素。
潘明楷表示,原發性顫抖症目前在臨床治療上的困境,只有美國FDA核准的唯二藥物,且對於50%的病患無效。手術治療則以磁振導引超音波燒灼術(神波刀)進行腦部電刺激或破壞,但是效果幾年後就會慢慢減退。
潘明楷說,顫抖症患者都有4到12秒間的抖動頻率,為追蹤高速頻率變化,研究團隊開發一系列光電技術,找出小腦內的共振迴路,打破過往「大腦跟小腦間的共振」觀念,直攻小腦的不正常神經元共振。結合光電科技進行小鼠實驗,修改顫抖症小鼠的顫抖頻率,從本質上改變生物學,是生醫科學躍進的重要關鍵。
研究團隊從疾病形成的定性描述,到定量計算,以「顫抖的共振頻率是在哪理產生?」找出顫抖頻率產生的根源機制。潘明楷形容,小腦就像電腦的GUP,具有強大的運算功能:一群小腦細胞,共同決定頻率。因此,實驗證實了加強同頻率的刺激,可以達到調控病患顫抖、改善症狀。
國科會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處長楊台鴻表示,令人束手無策的顫抖症,有了治療新曙光,也讓國際看見台灣的醫療實力。國科會108年起透過腦科技計畫支持相關研究,潘明楷的研究團隊長期深耕顫抖症的致病機轉,生醫與光電科技的跨領域結合,未來有機會運用在小腦萎縮症及其他腦部退化疾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