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女強人瓊瑤一生甘願為愛臣服 私下性格剛烈

聯合健保CEO遭槍殺細節曝光 兇嫌騎自行車逃走

封面故事/波士頓首位女市長吳弭 為亞太裔敞開大門

波士頓市長當選人吳弭發表勝選感言。(美聯社)
波士頓市長當選人吳弭發表勝選感言。(美聯社)

「我的目標包括為亞太裔創造更多的機會、通路,敞開更多大門。」2021年打破「老、白、男」的政治天花板,當選波士頓首位女性及少數族裔市長吳弭(Michelle Wu),3月30日於市長辦公室接受世界日報專訪時說,種族主義與仇恨將人「刻板化」,她從政「就是希望讓亞太裔在領導階層的人數,能夠達到改變的轉捩點。」

來源:YouTube

波士頓市長一職多年來總由愛爾蘭裔白種男性把持,吳弭去年底由波士頓市議員轉戰市長脫穎而出;其哈佛大學出身、台灣移民背景,更為這個新英格蘭保守城市增添傳奇色彩;這是吳弭就任後首次接受華文媒體專訪,闡述她從政的初心、治理理念、家庭教育與華人價值。

吳弭(前)競選市長時,赴華埠造勢,期許替當地小型商家爭取資源。(中央社)
吳弭(前)競選市長時,赴華埠造勢,期許替當地小型商家爭取資源。(中央社)

★無懼攻擊 保持繼續向前

記者問:你日前主持一場戶外會議,會場外的嚴厲謾罵及抗議,作為第一位女性及少數族裔的波士頓市長,時常必須面對刻薄的言論,你如何處理這種情況?

吳弭答:我們國家處在緊張、分化且惡毒用語充斥的環境,從國際、全美直到地方、社區,都有這種現象。常有人在我家門口抗議,有人激烈批評我,有時還使用族裔字眼;很不幸的,這對很多公職女性、少數族裔婦女來說並不是新的現象。

尤其當你是第一個領頭者,希望可以分享自己經驗,讓後繼者面對的情況能夠較紓緩,且獲得更多支持時,遭遇到的批判,往往格外凸顯。

政治人物最容易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當你決心採取行動改變,也預期這些變化會引發反對聲音,需要民眾一段時間了解時,不要將這些反應,視為是對你個人的攻擊。

身為母親,當我盡力教孩子如何遵守規矩,才能成為大人時,有時卻發現某些大人並不是描述的那樣時,我會試著把這些現象,都當成學習課程;我希望打造一個每個居民都能夠感覺彼此連結的城市。

經歷疫情後,每個社區成員都有很多情緒與壓力,我的任務是必須讓城市保持繼續向前,也盡量讓每個人都能往同一目標邁進。

吳弭就任波士頓市長後,在街頭協助市公共工程部的工人蓋好人孔蓋。(路透)
吳弭就任波士頓市長後,在街頭協助市公共工程部的工人蓋好人孔蓋。(路透)

★種族主義 將人「刻板化」

問:你會不會擔心母親、姊妹及其他亞裔朋友,也在這波歧視暴增的階段,遇到仇亞事件?怎麼保護他們?

答:看到全美各地仇恨亞裔事件發生,令人痛心;亞特蘭大按摩店槍殺事件雖滿周年,但對亞裔社區記憶猶新,也仍舊很難面對。相信不少人或許經歷過被騷擾、被認為與其他人不一樣,很不幸直到今年,在疫情、在之前聯邦(川普)政府煽風點火等種種因素下,催化仇亞情緒。

種族主義與仇恨,經常把一個人「刻板化」。

如果你知道這個人,雖然你不認同對方,但你會選擇相信他們;因為你知道有些決定是許多因素造成,你也知道有很多不同的身分認同存在,但仇恨、種族主義者,不會因此放你一馬,他們對族裔存在刻板印象。

有鑑於此,我們要讓更多亞太裔在領導階層占有一席之地,我的目標包括為亞太裔創造更多的機會、通路,敞開更多大門,讓亞太裔在領導階層的人數,能夠達到「改變的翻轉點」。

問:華裔跟其他族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怎麼樣讓華人的優點被大家看見?

答:波士頓是一個多元文化城市,大概有來自110個國家的居民,語言種類有70種;看到這些個人、文化、社區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燃起希望、完成夢想,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無論來自台灣、中國大陸等華裔的我們,擁有很多有價值的傳統文化;例如多世代連結,尊敬長輩,勤奮工作,不會總是先想著自己,而是會想著成為支持家庭、社區變得更好的一部分。

我從小在與從政特質相反面的環境下長大。因為一般從政者要會自我行銷,專注經營自我,將阻擋自己發展的所有人推開。我們看到不少政治人物和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有距離,很多政客信用破產,許多決策忽略住屋危機、教育提升與氣候環境變化。

我與我的同輩所成長的華人文化,聚焦於服務社區,著眼於大社區;因此,我們更值得受到鼓勵,在政府各個領導階層發展。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孝順觀念 對她影響最大

問:父母或華人家庭的哪一種傳統觀念,讓你受惠最大?

答:影響我最大的是「孝順」,就是你要照顧曾照顧過你的家人;我小時候並不懂孝順的意義,直到我長大後的某一天,突然間我媽媽生病嚴重,身為長女的我必須立即改變角色,成為照顧母親及年幼妹妹的人。

有人問我:「你如何做出辭掉工作而去照顧家人的決定?」但照顧有需要的家人,並不需要做決定,當時我覺得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重要,這也是我父母養育我長大的方式。

我現在更了解到,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成為父母,才知道父母有多愛你,才發現自己對孩子全心全意的愛,同樣不分時刻;孩子或許不會知道,但在孩子睡著時,你可以感覺到自己有多愛他們,這也是我希望推動波士頓成為世代連結城市的主要原因。

我曾無法體會父母的教育對我如此重要;例如我父母非常努力確認我們在家要說中文,要上中文學校,每周還會開車到很遠的中國超市買菜,還會去文教中心參加各種課程,在車上都聽中文錄音帶,他們真的非常努力,在下一代身上保留文化與價值。

問:當初家中發生變故,你選擇馬上辭掉波士頓的工作,返回芝加哥照顧媽媽、弟妹。你如何克服當時無人伸援的困境?是否曾經在那時期有過放棄的念頭?

答:我媽媽早期病情嚴重到不能吃、不能睡,且密集出現幻覺,而且不願接受任何治療;因為,她覺得這種病很羞恥。

我那段時間唯一想的,是今天我們該怎麼活下去,下一個小時我要如何保護媽媽的安全,如何讓年幼妹妹安全,然後讓家人都可以得到應有的照顧。我已無暇思考下周的計畫,或下個月該有什麼安排。

很多移民家庭父母犧牲了很多,離開了家鄉的一切,不再說習慣的語言,遠離了親人朋友,來到這裡重新開始;完全不同的環境,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生存下來,我的父母也一樣。他們非常勤奮工作,我父親是科學研究人員,我母親負責照顧我們四個孩子,他們一輩子幾乎沒有停止努力,偶有朋友來訪,才看到他們稍微放鬆。

也因為他們的付出,讓我們得到機會;或許因為我從小看到爸媽這樣犧牲,這樣照顧我們,我也耳濡目染,等到家人需要我的那一刻,雖然可能自己還沒準備好,也會義無反顧去照顧他們。

吳弭親和力十足,參選波士頓市長時人氣很高。(取自吳弭推特)
吳弭親和力十足,參選波士頓市長時人氣很高。(取自吳弭推特)

★從政者 凝聚力最重要 

問:想要從政是否必須進入名校?

答:想從政不需要進入大學名校。有人會說,必須要進入法學院,或攻讀哪些科系才能從政;每個組織的最有價值的人物,曾經必須是博學多聞,知道任何事情,記下許多事件,累積豐富經驗。但世界已經改變,今天你很快就可以查到你需要的事件、知識。

因此,從政者最重要的反而是如何凝聚每個人,成為一個工作團隊,集合不同的想法和建議;要在商業、政壇往上發展,最重要的是當一個完全且真實的自己,因為選民想知道的是「你是誰?」、「你在乎什麼?」、「你可以如何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

不論任何學歷、任何背景,只要你可以講出你為何如此熱切要參與社區事務,可以分享你的夢想與願景,才是最重要從政的資質。

問:何時開始立下從政的目標?

答:我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想過參政;事實上,我從小個性害羞,從政剛好需要相反的個性。

這要回溯到當年我回到芝加哥照顧家人時,因為必須搞清楚醫療系統對我媽媽能夠提供的照顧,要了解我妹妹就讀小學的情況,還因為想在芝加哥郊區開家小店,必須取得各種營業執照時,我了解到地方政府對人們生活影響重大。因為你會遇到很多阻礙,可能需要一路奮戰衝破重重難關,也可能獲得即時信息,順利解決問題。我因此有了從政的意念。

移民之女吳弭宣誓就任波士頓市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一位亞裔市長之後,發表就職演說。(...
移民之女吳弭宣誓就任波士頓市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一位亞裔市長之後,發表就職演說。(路透)

★當公僕 從服務社區做起

問:很多年輕華裔學生想要成為吳弭第二,你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答:政治人物最大的目標,就是為社區帶來急迫性的改變,因此沒有其他標準高於你真正熱愛的社區;要了解社區、成為社區的一部分,願意做任何讓社區更好的事。因此,若有興趣從政,首先要了解你的社區、參與社區事務,參加社區組織,成為社區委員會成員,去做任何你可以做到,能讓社區變得更好的事情。你自然會因此認識更多人,然後建立關係、擁有平台,就有機會成為人民公僕。

吳弭在家人的陪伴下,宣誓就任波士頓市長。(路透)
吳弭在家人的陪伴下,宣誓就任波士頓市長。(路透)

問:可以分享一下你身兼妻子、母親與市長的角色,是如何做到平衡家庭與工作?

答:說到這個問題我有時有點罪惡感,畢竟很難有「完美平衡」。

過去十年我在波士頓擔任議員、市長,我的兩個兒子都是我當市議員後出生,我要想辦法適應新手媽媽與議員的生活;有時托兒所關門,我又必須參加會議,只得推個放了兩個幼童的大推車到議會;現在他們比較大了,已經上學也有許多活動,我們試圖安排一些孩子也可以參加的活動,例如我會讓他們到辦公室來陪我上班,他們可以在這裡畫畫或彈琴,我也歡迎其他孩子到市府。

有時我們會聽到要成為專業人士,要嚴肅對待工作,就不要談論孩子,不應被家庭干擾,但我們應該必須將每個人視為一個整體,不要只當他們是工作人員,也不是只當他們是媽媽,應該打破有孩子父母或是家庭照顧者的身分限制,讓每個人盡量能夠兼顧家庭與工作。

吳弭(左)在波士頓市長選舉中,一路領先。(Getty Images)
吳弭(左)在波士頓市長選舉中,一路領先。(Getty Images)

★最大挑戰 傳達正確消息

問:擔任市長以來,你覺得工作上的最大挑戰?

答:我每天到辦公室上班都很興奮,從當議員開始,我就習慣解決事情,聆聽民眾聲音;市長工作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正確消息傳達給社區和民眾,因為整個政治大環境很緊張,太多族群分化,太多誤導資訊,讓民眾了解市府正在進行與完成哪些事非常重要。如果你不正確告知市民,其他錯誤信息就會讓民眾混淆,造成更多的誤解。

社交媒體的存在,讓很多人很快可以收到各種資訊,每個人也都可以拿起麥克風,在網路發表意見、提供各種解決方法,但在這同時,錯誤資訊也很容易傳播。民主也因此變得十分脆弱,我們很努力在市府層級,建立與民眾的信任與良好社區關係,確保每個市民有共識、想法一致。

★面對批評 關鍵保持誠實

問:成為市長後,曾有亞裔Beth Huang被民眾誤認為你而受到咆哮,也有民眾在抗議時,看到有亞裔在場,還特別用中文說「Michelle Wu她不好」,你如何看待這些事件?

答:我第一年(2013年)當選市議員前,波士頓市13個市議員中只有一位女性,我的加入,讓女議員成長一倍為兩個。在那一段時間,人們總說這些女議員究竟在幹什麼?她們是否一起合作還是分開工作?民眾的話題焦點總是離不開女性議員。接下來女議員陸續增加到四位、六位後,為民眾對女議員習以為常,就不再討論女議員的話題。

美國非常少見亞裔女性當市長,目前大概有五位亞裔女性當過市長,在波士頓外,大都在加州。現在地方政府已經有愈來愈多亞裔女性從政,但對照亞裔人口而言,亞裔民代官員人數仍趕不上人口比例。

有些人只要看到外觀和他們不同的人當上一官半職,就感到自己的權力退散,感到自己已經不再能夠掌握系統。

事實上,愈多不同膚色的人代表社區,更能展現多元的意見,對公司企業或政府機構的發展及每個人都有正面助益,可惜我們還沒達到轉折點。

我的目標是在必須的時刻說出事實與問題,所有事情都要透明化,雖然你可能因此被批評、被抱怨無力處理事件,但保持誠實非常關鍵,只有讓民眾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做出改變,讓下一代更好。

問:進哈佛大學有秘訣嗎?

答:現在哈佛比我以前更難進了,回想讀書時期,我一直都想要讓父母覺得驕傲;我沒有告訴爸媽當年我在高中有多麼用功,也積極參加很多活動,最後我很幸運獲得改變我人生的機會,那就是到波士頓念哈佛,遇到很多朋友,然後在這裡成家立業。

其實不論你就讀那個大學或研究所,大家都可以從中得到很好的經驗,帶你到未來任何想到的地方。我覺得很重要的是,學生必須拋開壓力,可能這些壓力來自於本身,有時家長並沒有要求,但孩子卻很想讓父母感到驕傲,很希望自己出人頭地,尤其是移民家庭的子女。

但我想說,「作自己沒關係。」只要你讓世界有所不同,也回饋社區,爸媽一定會以你為傲。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就任百日 興奮迎接未來

問:現在市長的工作有比一開始簡單嗎?

答:我就任130天了,上任後面臨新冠病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又迎來十分嚴苛的冬季;很多緊急事情陸續發生,整個城市的各項需求很大,因此改變市府系統,讓各種問題獲得解決格外緊迫。

在就任滿100天後,我很欣慰看到愈來愈多市民相信波士頓市府可以做更多事情,包括流浪漢問題、心理健康危機,擴大公共運輸系統服務,我相信只要市府工作團隊團結一致,而且讓更多市民參與關注市政,就會有更多進步,就能建立新的里程碑。我很興奮迎接下一個100天,尤其疫情已經逐漸趨緩。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採訪側記》難得消停 執政冷靜從容

波士頓市長吳弭(Michelle Wu)的中文名字「弭」很特別。她說,名字是爺爺取的,家裡四個姐妹兄弟的名字都是弓字旁,「我問過家人,弭就是消停的意思,也意味著和平。」

不過,作為史上首位女性和少數族裔的波士頓市長,37歲的吳弭就任已超過4個月,但日子過得並不和平。

「Shame on Wu,Shame on Wu!(吳弭丟臉!)」世界日報專訪吳弭前一日,數十位抗議波士頓市府向North End戶外用餐區收費的商家,被六、七位警員擋在市府會議室前,因無法參加討論會而激動怒罵吳弭。

不過,在會議室向商家說明戶外用餐區收費來龍去脈的吳弭,似乎未受場外謾罵聲影響,沒有因此提高聲調或顯現情緒。

吳弭說,愈多的亞裔成為民意代表或官員,就會有更強大的發聲音量。(記者何卓賢/攝影...
吳弭說,愈多的亞裔成為民意代表或官員,就會有更強大的發聲音量。(記者何卓賢/攝影)

「我們必須在居民、商家間找到平衡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偏向任何一方。」穿著深藍色洋裝與三吋高跟鞋的吳弭,在擠滿商家與媒體的會議室,語氣溫和但堅定。

吳弭接受專訪時,對自己不同階段的從政角色、理念,以及如何從一位政治素人,到成為美國主要城市市長侃侃而談。這位自由派聯邦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在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得意門生和理念傳人,本應是華裔、亞裔,也是女性參政的典範,但市長的日子卻難得消停。

波士頓有著族裔對立的過往,吳弭當選雖打破舊勢力與意識形態,但施政也衍生諸多爭議;從防疫方式到餐廳戶外用餐區收費,幾乎任何政策都遭民眾強烈抗議。抗議者甚至經常守在她家門外,如影隨形。

「太多事情要處理,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戰,市長是個很難預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的工作。」儘管如此,吳弭自許是先行者,對自己可能因族裔和性別角色遇到的從政困境,反而有種橫眉冷對的大器從容。

她受訪時幾度用「興奮」,形容自己每天到市府上班的心情,能在波士頓這樣一個擁有來自上百國家成員組成的多元城市,「看到這些個人、文化與社區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燃起希望、完成夢想,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第126屆波士頓馬拉松4月舉行,吳弭站在終點觀賽。(路透)
第126屆波士頓馬拉松4月舉行,吳弭站在終點觀賽。(路透)

吳弭坦承,每次的政策或作法當然不太可能百分之百正確,但她與團隊將服務公眾視為最重要的工作,也藉由聆聽民意,找到問題點並盡快解決,「我們會盡力把大家聚集一起,讓大家能夠達成一定共識。」

吳弭說,自己堅持坦誠處事,對於市政也是一樣,「我不想刻意營造假象,讓市民獲得錯誤信息,反而影響了市政推動。」

有人對吳弭執政怨聲不斷,也有市民對吳弭讚譽有加。住在波士頓市Dorchester區的華裔吳煜堂說,他公寓旁是波城著名毒品與遊民聚集的Mass and Cass(兩條街道交會處)地帶,「過去兩年,至少有百座帳篷搭在街道兩邊。」儘管居民不斷反映,但之前市府一直無所作為。

「就在吳弭當上市長沒多久,她就果斷將這些遊民遷走並安置。」吳煜堂說,「支持她不是因為她跟我同膚色,而是她的執行力令人刮目相看。」

波士頓是一個有將近400年歷史的美國古城,近幾年因選民年輕化、教育程度更高而更加左傾。年輕的吳弭掌握了趨勢,得到選民青睞創造歷史。但波士頓的未來,是否就能像吳弭勝選演說中提到「在波士頓,只要我們團結一起,一切皆有可能。」還得拭目以待。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波士頓市長吳弭接受「世界日報」專訪。(記者何卓賢/攝影)

吳弭 波士頓 亞裔

上一則

來美遭文化衝擊 王曉璐執導「餃子」找到身分認同

下一則

第3度獲殊榮 蘇王秀蘭膺加州年度女性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