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濟洲航空失事客機 黑盒子撞毀前4分鐘停止記錄 原因待查

打過抗日戰爭…「永遠的空軍上尉」朱安琪 102歲在美辭世

何處是老家/他擬送中風父回中國:不是不孝 只是真的累了

長期獨自照顧行動不便的父親,不知何時才是盡頭的沉重壓力,讓Mike感到身心俱疲。(特派員黃惠玲/攝影)
長期獨自照顧行動不便的父親,不知何時才是盡頭的沉重壓力,讓Mike感到身心俱疲。(特派員黃惠玲/攝影)

「我真的撐不下去了」在芝加哥市一家按摩店打工的Mike林(28歲),今年9月準備把父親送回中國。

Mike林與送外賣的父親在美國打拚10年,存好一筆錢,寄望實現購屋夢,萬萬沒想到,父親去年初突然中風,不僅拖垮了自己的健康,也讓獨自擔起照顧責任的Mike,陷入巨大的情緒衝擊與壓力。

沒有家人、親友援手,語言不通的Mike長嘆一口氣說,「在美國得了需要長期照護的病,不論患者或家人,都生不如死。」

語言不通 療養院也難安

Mike林說,父親有高血壓、高血糖,長期吃藥控制,也會不定期測量。中風前,父親知道自己的血壓與血糖都偏高,一直想找時間看醫生,但打工仔都一樣,總想著今天幹完工作再去,就這樣拖過最佳時機。

➤➤➤何處是老家╱孤單老人語言不通 看病、保險處處難

「病發當天看他人好好的出門,沒幾個小時就接到醫院說他病危的電話。」Mike林說,還好他父親有伊利諾州的醫療白卡(Medicaid),所以從送醫院到出院,幾乎沒有額外醫療費用負擔,住院時因為醫護人員24小時在旁,相對來說家人較為輕鬆,「但住院有天數限制,想多住也不給住。」

三周後,醫院告知Mike說,他們已沒有其他方法醫治他父親,必須把他轉到長照中心,不久父親就被送到芝城北郊艾文斯頓市(Evanston)的一家療養院。

Mike回憶,跟著父親入院時,一進去就有不安之感,「整個中心有濃濃的發霉、尿騷味。」療養中心望去僅七、八名工作人員,但臥病在床患者卻達20多人,入住三天,床邊的服務鈴卻一直未安裝。

➤➤➤何處是老家╱老人日間中心崛起 合法照護vs.幽靈中心

「老爸就這樣連上個廁所,都得被迫忍耐幾個小時。」Mike說,他不知打了多少通電話反映這些狀況,也前後跑了好幾次療養院希望解決問題,但一直未改善,心疼老爸獨自一人因語言不通,孤立無助,「在他住了一周後,明明知道接回來會更辛苦,我還是把他接回家了。」

每晚流淚 後悔來到美國

照顧行動不便的病人是一場艱鉅的挑戰。Mike一開始暫停工作一個月,全職照料父親,幫老爸做飯、餵餐、把屎把尿、洗澡、理髮。

「生活變得非常瑣碎,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我覺得自己可能已罹患憂鬱症。」Mike說,每晚父親入睡後,自己一躺在床上就會莫名流淚,會後悔來美國,如果留在家鄉河北,或許就不用這麼累了。

後來聽說芝加哥伊利諾大學(UIC)的醫院對治療中風病人更有經驗,Mike帶著父親到UIC醫院接受檢查及諮詢,雖然醫生還是沒有其他辦法,但轉介他們到華埠附近的聖安寧療養院復健,「老爸在這家住了兩個月,我終於可以比較安心回去工作。」

兩個月後,林父終於可以慢慢地走一小段路;不過,就在此時療養院也告知林父必須出院了。

雖有白卡 醫療資源有限

孤立無援的Mike說,雖然慶幸父親有白卡,但美國的醫療資源並非無止境提供,他也試著找過護工到家裡幫忙照顧父親,「美國護工費用高,我的薪水幾乎都不夠支付。」

天天在照顧父親與工作間奔波,Mike說,他也想過申請家務助理,但助理的工作時間很短,其實對他們幫助有限,

Mike說,他打聽了家鄉的一家醫院對於治療中風患者非常著名,「決定夏末秋初帶父親回中國,找個護工在家鄉照顧老爸,起碼也不用擔心語言問題,也不用時刻提心吊膽老爸獨自在家的安危。」

家人、親戚聽到Mike打算把父親送回家鄉,有人支持也有人痛罵;身心俱疲的Mike說,「我不是不孝,我只是真的累了。」

家中有需要長期照護的患者,對許多人而言都是重大打擊。(pexels)
家中有需要長期照護的患者,對許多人而言都是重大打擊。(pexels)

➤➤➤更多「何處是老家」專題報導

療養院 中風 白卡

下一則

租金太貴?法拉盛又一老牌餅屋關門

➤➤➤ 市政、民生、交通、安全、教育…關注大蘋果的熱門新聞,探討華人社區焦點話題,分享在地記者的觀察和看法,歡迎收聽「紐約客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